中港股瘋狗浪(2015-05-13 12:00:21 先探投資週刊│方亞申)

四月以來全球股市最熱絡的地區非東亞莫屬,第三大經濟體日本股市從前年開始隨日圓貶值而大漲,去年再上漲一一五九點,或七.一%,今年來四個月不到,一度突破兩萬點,累計上漲超過二五○○點或一四.六%。

從前年開始受釣魚台事件影響,就揚言不惜對日開戰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去年十一月開始降息,股市連續大漲,今年又再降息、降準,持續漲勢。

今年以來深圳A股累計漲幅超過五○%、上證指數從去年底的三二三四點,大漲越過四一○○點,漲幅逼近三成,較領先上漲的日本股市漲幅還大。上周,香港股市跟進,單單四月至今就上漲超過二九○○點。

做多中港VS復甦的美國

重點是,中國從三月底以來,每日成交量都超過一兆人民幣,甚至出現歷史天量一.六兆人民幣,菜市場或門口守衛,人手一機,不是講電話而是看股市行情。而香港上周也出現二七○○億港幣以上單日成交量(超過一兆台幣),恆生指數連續大漲,中國資金南下,每日滬港通額度都被用光,市場已逐漸形成港股將挑戰歷史高點三一九五八點的氛圍。誰有這種主導資金進入港股的力量?當然是中國政府!

中、港股市有量有價,成為全球最火熱的股市,特別是中國首季經濟成長率只有七%、三月出口呈現負成長,是近十年來最低,股市卻上漲,顯然背後是政策的推動,一般預估今年中國還有至少兩次以上降息動作以刺激經濟,或可說只要經濟數字越差,中國政府就要越放利多。

而去年香港占中,中國刻意減少旅客出團至香港,香港精品銷量銳減,給港人顏色看看,滬港通開始時,額度根本少有人用。如今卻供不應求,且開放大陸募集基金可直接購買港股,顯示中國也要拉港股一把。

巧合的是,最近幾周國際政治圈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中國所主導的「亞投行」將成立,替中國所提出的戰略「一帶一路」作金融支援。美國在歐洲盟邦陸續投靠,香港本來就具有國際資金調度的特色,港股上漲背後意義也是替亞投行加分。

經濟數字不佳、亞投行成立、一帶一路等等,都是推動中國大力做多股市的藉口,這也才能與地表上最強國家美國對抗。所以,今年中港股市將不會寂寞,尤其中國股市雖是近一年才上漲,以上證指數而言,漲幅從低點算起已超過一倍,但是在歐美股市幾乎都超過金融海嘯時高點,上證即使以四一○○點來看,距離當時高點六一二三點,還有相當大的空間。中國目前不是景氣行情而是政策主導的資金行情。

至於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如今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成長力道最強的,當大家都在資金寬鬆或實施負利率中,美國卻是少數今年可能升息的國家,擺脫零利率的意思就是經濟恢復成長活力,市場不需那麼多資金。本周IMF則以美元大漲為由調降美國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預估今、明年成長率均為三.一%,較元月份的報告分別調降○.五與○.二個百分點。但是看看三.一%的成長率,見諸美國過去而言,是屬於高的。

陸股距金融海嘯前高點仍遠

不可否認,即使中國晉升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美國還是國力強勢的。當美國要脫離金融海嘯重建時,歐洲才開始要重建,且這次美國經濟上來,都是企業獲利推升股價,不似二○○○年或二○○八年時有龐大的泡沫。目前全球總市值最大、高達七四○○億美元的蘋果,帳上現金逼近二○○○億美元,在手機大賣下,每季都有龐大現金入帳,單單現金這部分已經與三星總市值相近。其他如谷歌、臉書、微軟、金融業等都有實質獲利,重要的是具有全球影響力,也是美國國力的延伸。

台灣戰略地位很重要

中國幾年前拍了「大國崛起」影片,意味中國已經是檯面上數二數三的強國,的確除了金融上有超過三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也有人口消費市場的優勢,令全球國家不敢漠視。經濟上如此,軍事上亦同,尤其趁著蘇聯解體後,吸收或直接購買前蘇聯加盟國家武器、人員,中國一年花在國防上預算超過一二○○億美元,每年呈現一○%以上成長,是全球第二大。雖然相對一年約六五○○億美元軍事預算的美國還有很大距離,但美國國防預算是連年減少,這點是較不相同。

此時,美國為對抗中國,先拉攏日本,看看日圓從七九兌一美元,貶到目前一二○附近,約兩年時間貶值五二%。過去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圓也是各國央行的主要外匯存底,要有如此的貶值,沒有美國支持怎可能做得到呢?至今國際社會對日圓大貶都還沒有提出質疑批評,看來為拉抬日本經濟,一旦復甦速度或幅度不如預期,向一四○日圓貶值還是很有可能見到。

日本經濟復活,軍備上支出才能增加。中國以擁有在試運轉的二手航空母艦「遼寧號」而自豪。但最近日本戰後最大軍艦「出雲號」下水即將服役,出雲號不僅是防衛及救援用,而且具有攻擊用的母艦。明年另一艘與出雲號相當的航母,也將下水服役,引發中國強烈抗議日本軍國主義再現。

中國崛起,美國扶植日本對抗,在東南亞方面,則大力連結與中國有國界矛盾的越南、菲律賓,美國所提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已經好幾年,當初就是要聯合中國周邊國家。TPP原則上要求百分之百廢除關稅,內容比自由貿易協定(FTA)更廣泛,自由化程度也更高。如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美國對TPP的推動將更積極。美國已表明亞太地區將是美國全球駐軍重心,高喊重返亞太。

台灣被吸金 走大箱型震盪

台灣北方的日本、南方的菲律賓、越南都加入美國戰略,形成「第一島鏈」,美國圍堵中國不遺餘力,但獨漏台灣?這是說不過去,台灣位居第一島鏈中央,若中國拿下台灣,就無所謂第一島鏈這個名稱,日本、東南亞都將被擊破,中國可從台灣東部直接面向第二島鏈的關島,甚至美國最大海軍基地夏威夷。要知道美國在新竹縣山上所架設的鋪爪雷達,功能是全亞洲最強,甚至超過美國境內,探測距離可達三千公里,此範圍內所有軍事活動都能監測,傳聞中所偵測資料直接連結到美國關島或夏威夷基地。

台灣夾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外加第四大經濟日本(日本原油主要從中東經過台灣周圍運回),這些利益攸關重大,在美國股市在歷史高點附近,中、日股市皆大漲,台灣就算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這是戰略問題。有人開玩笑說過,中國不必用導彈攻打台灣,用銀彈買下重要企業就夠了。所以未來外資還是會買進台灣,至少不會大規模撤退。

且今年台灣上市櫃公司將配合超過一.二兆現金股息,殖利率超過三.五%,這比歐洲到處是負利率情況好很多,也就是台股低檔有大支撐。而美國若加速推動TPP,台商在越南等地設廠的也很多,例如製鞋及鞋材相關公司豐泰、百和、F─鈺齊、寶成等,加上成衣大廠儒鴻、聚陽、東隆興等等都將受惠。

美國這次站起來,蘋果算是要角,台灣是蘋果的重要供應鏈,iPhone 6無人能敵,下半年還有三款新機,加上Apple Watch,今年蘋果還是好,台灣上市櫃公司與蘋果直接或間接有關的超過兩成,蘋果好、台灣也好。

至於中國這次大漲,台灣是否受惠?基本上台股還是會受影響,這一年來政策上許多措施,如證所稅、二代健保補充費等等,政府並沒有興利,反而製造仇富,令不少資金外逃,若別的地方好賺,資金當然不回頭就過去,台股多少也會因此而受波及;但要說會壞也不至於,有高殖利率護身,股息扣抵率減半對散戶有影響,但對外資或壽險公司卻無影響,股價若低於價值還是有人會買。

股市大多頭金管會分析基本面指出,台股本益比約在十五.五倍上下,依各國公布到二月的數字,美股本益比已達十九.五倍,日本也有十九.二倍,上海股市本益比也達十六.六倍,南韓則是十七倍;台股較大多數國家都低,相對低檔支撐較強。所以很可能在中港大漲中,台股做大箱型震盪,約在九二○○~九八○○點。

仔細挑選新世代中概股

若說台股或有受惠中港股市上漲者,以中概股來看,一.○可說是基礎建設公司或是很早就設廠,如今有土地被徵收或開發利益,如台泥、亞泥及低價紡纖股。在中國對這方面已經經過產業淘汰,而能生存下來,未來營運可以說是穩健但缺乏爆發力;土地被徵收者大部分屬於一次性入帳。二.○就可說是到對岸設廠的電子相關公司以及作內需市場如水泥、鋼鐵大爆發,內需市場也是呈現三級跳,出現了旺旺、康師傅、統一、大潤發,以潤泰及鴻海集團為代表。不管是一.○或二.○中概股,過去股價被炒過,市場也認知少有爆發力。

至於中概三.○就是網路相關公司,中國網路銷售市場是全球最大也做得不錯如騰訊、微博、百度、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台灣則有包括網路設備以及台灣有關聯的,包括華星光、網家等等(後有詳述),這些股價或有被帶動的機會。至於中概四.○可能就要注意政策一帶一路相關股,如博大等,光纖網路也是其中一環,後有專文介紹。當然對於污染、水資源等重要民生相關族群,也是這次習李施政主軸,可一併注意。

中國股市大漲,短線或將漲多整理,但中長線政策為了救經濟,一定會有利多,指數有創金融海嘯前高點的機會,中概股或多或少會受惠,相關ETF也是,不太了解的就逢低買進ETF就好(但須細看追蹤的指數)。但隨著中國企業強大,台商能沾上邊正在陸續減少中,新世代中概要仔細挑選,後有分析。美國景氣受惠股或許比較實在,如鞋材、成衣、蘋果供應鏈等。

回列表頁
其他相關文章
伺服器產業 逆風高飛( 先探投資週刊│吳旻蓁)
集團股老江湖 台股中流砥柱( 先探投資週刊│黃俊超)
冷門變火熱 誰是下一個特化股王( 探投資週刊│莊家源)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5066.40 -1,340.87 -2.02%
以太幣ETH 3204.02 -15.89 -0.49%
瑞波幣XRP 0.529352 -0.02 -2.90%
比特幣現金BCH 481.56 -23.88 -4.72%
萊特幣LTC 84.98 -0.13 -0.15%
卡達幣ADA 0.477826 -0.02 -4.47%
波場幣TRX 0.113181 0.00 -0.08%
恆星幣XLM 0.115818 0.00 -1.3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