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兩岸三地、2200億元市值的併購案例 (2017-05-03 財訊 文/尚清林)

4月20日晚上七點,位在台北101大樓的證交所記者室熱鬧不已,現場擠進全台各家媒體,閃光燈此起彼落,台泥第四代、辜啟允的兒子、台泥國際總經理辜公怡首度公開露面,彷彿巨星到來。

「這一次的收購方式是台股史上的第一次,香港台泥國際的股東可以選擇換成台泥的股票,或者拿回現金。」辜公怡宣布台泥國際由香港下市私有化的大案。但媒體關注的話題彷彿只圍繞在「台泥第四代接班梯次就位」,攸關小股東權利的台泥國際股權轉移的主軸卻被置於一旁。

台泥併台泥國際 百轉千迴

台泥國際、台泥、嘉泥三家企業,市值分別為690億元、1400億元、83億元,合計約2273億元台幣,其中,香港掛牌的台泥國際市值近700億元台幣,攸關著整個大中華地區水泥產業的板塊變化,如此大的併購私有化案,居然只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拍板定案,讓外界頗為驚訝。

「台泥國際這案子,除了本身家族內部問題,還牽動到台灣證交所、香港證交所以及開曼第三地等法律問題,相當棘手。」但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主要關鍵在於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居間協調,及承接這次收購案的外資法國巴黎銀行穿梭三地,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開花結果。

其實,台泥前董事長辜成允生前,就曾討論過台泥國際收購下市案。1997年,當時政府對中國大陸投資還有40%上限的規定,所以才會成立台泥國際「繞道投資」需求。但○八年之後,政府對大陸投資已經鬆綁,既然台泥國際功能不復存在,推動下市也是很正常的理由。

根據辜成允友人的回憶,早在一三年時,辜成允就提出以每股2.2港元、溢價27.5%價格收購嘉泥手上的台泥國際持股。儘管雙方有姻親關係,但商場上仍是將本求利,站在嘉泥角度,當初持有成本就已不低,加上台泥國際股價長期被低估,當時淨值為4港元,所以這樁收購案,嘉泥高層很快就以「收購價格過低為由,拒絕了台泥的收購案。」

張安平快準狠 創三贏局面

一六年,台泥以每股2.2港元、溢價46%的條件,首次完成嘉泥手中台泥國際6%的持股回購,讓台泥對台泥國際持股增至63.1%。事實上,台泥國際下市的理由很單純,除了失去繞道投資的功能,台泥國際在香港掛牌股價長期被低估,導致流動性太低,持有者都不願意賤價出售。另外,如果台泥國際要在港掛牌交易,台泥就必須維持兩套經營團隊,長期來說,對集團營運綜效並不划算。…(本文截自財訊528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

大同爭奪戰 市場派有望搶下灘頭堡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10548

80分鐘解決一場經營權爭奪戰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10024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6673.56 -164.12 -0.25%
以太幣ETH 3254.82 53.17 1.66%
瑞波幣XRP 0.550205 -0.01 -1.19%
比特幣現金BCH 506.64 -15.59 -2.99%
萊特幣LTC 87.02 1.55 1.82%
卡達幣ADA 0.501258 -0.02 -3.02%
波場幣TRX 0.113423 0.00 1.01%
恆星幣XLM 0.119456 0.00 1.0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