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國商會日前發布年度商業信心調查顯示,受訪的中國境內英國企業中,58%認為今年中國的經營環境較前一年更困難。這是英國企業連續第5年感到在中國的經營壓力增加。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中國英國商會(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 in China)日前發表「在華英國企業:商業信心調查2024/2025」,針對中國境內311家英國企業作調查,得出上述數字。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英國企業中,多達81%認為經營困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放緩」,47%認為是「地緣政治緊張」,39%認為是「監管問題」。其中,從事零售及消費品產業的英企,在中國消費者信心不足下,受到的衝擊尤其顯著。
此外,鑑於中國複雜的監管環境和外部壓力,包括英國企業在內的許多外企透過在地化製造、研發和資料存儲作為因應。調查顯示,選擇在中國實施上述本土化策略的英國企業,比例從2023年調查的3%,大幅上升到今年的12%。
儘管英企試圖在中國實施本土化,但58%的受訪英企表示,難以在中國找到具備必要技能的本地人才,這種困境在製造業和專業服務業尤為突出。
儘管中國經營環境不樂觀,但調查顯示,仍有76%的受訪英國企業有意維持或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它們當中54%的理由是「對產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而8%的受訪英企表示將縮減在中國的投資,其中59%的理由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56%是「經濟前景不明」及「營運成本上升」。
這項調查報告總結指出,一方面,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對中國英企構成了重大挑戰;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規模和潛力仍對許多企業具吸引力。儘管困難重重,許多英企仍致力於調整策略,透過在地化營運和國際化合作,探索在中國市場的更多可能性。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長期在中英兩國從事商業活動的中國企業家郝濤(Thomas Hao)直言,中國的行政機構缺乏透明度,任何一個機構都可能透過濫用職權,威脅企業的正常運作。而這不僅是中企面臨的問題,也是外企逐漸意識到的現實。
郝濤指出,過去英國企業可能並未充分意識到中國市場的不穩定性。但COVID-19疫情後的3年中,這種不安的情緒迅速傳導,使外企對於在中國投資更加謹慎。
倫敦中國戰略風險研究院(China Strategic Risk Institute)執行董事安德魯.葉(Andrew Yeh)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始終對英企具吸引力。但與10至15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國經濟面臨顯著阻力,而政治環境的變化加劇了這一情況。
安德魯.葉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推動與西方的「去風險化」,西方國家也在尋求與中國脫鉤。這種趨勢對英國企業尤為不利,特別是在服務業及出口領域。
英國製藥大廠阿斯特捷利康(AZ)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主席及中國總裁王磊,11月初被證實因涉及藥品非法進口和數據問題,遭中國方面拘留調查,曾引起中國外企圈熱議。AZ日前任命芮克(Iskra Reic)接替王磊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