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退休金與現實資產,差距多遠? 富邦投信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做的2024年「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顯示,已退休族群認為理想可安心退休的存款金額為1057萬元,但受訪者平均實際存款686萬元,差距371萬元;未退休族群的目標則更遠大,認為理想可安心退休存款需1348萬元,但平均實際存款324萬元,缺口高達102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運用ETF投資理財的比重持續上升,對比2017到2024的歷次調查結果,未退休族群運用ETF的投資比例,已經從1.96%大幅擴增至如今的55.7%,已退休族群也從1.44%上升到38%。
年輕族群在ETF投資比重的成長最高,反映年輕人對ETF接受度廣。
進一步來看,配息型ETF仍是主流,高達86.13%的受訪者表示曾購買這類投資產品;尤其季配型ETF以50.73%占比居首,月配型占比25.12%居次。
11月剛上任的富邦投信董座黃昭棠,今天也親自出席發表會,他致詞表示,富邦投信早在8年前就看準ETF適合作為退休理財的選項,並與中經院合作規劃這項研究調查,8年之間,ETF從乏人問津到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全台已經高達有1400萬人投資ETF,但也因此,業界更需要提供正確資訊與服務建議,給投資人參考。
黃昭棠說,主動式ETF,明年即將問世,投資人可以用一套資金,投資全球與台灣,投資效率提升,是世界少見。
黃昭棠是投信業資深從業人員,早年在寶來投信任職時,ETF才剛剛引進台灣,當年推出第一檔元大台灣50(0050),市場還很陌生且接受度低,在黃昭棠與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等人積極推廣下,ETF終於逐漸成長茁壯,黃昭棠也成為ETF在台發展的第一代重要推手。
今天,黃昭棠(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也指出,ETF的商品優勢已經逐漸為國人熟悉,更是退休理財最適合的投資工具之一,也吸引大量年輕人投資,因此台灣人口雖老化,但證券市場卻是生氣勃勃,在市場老齡化的過程,如何針對下檔保護、存本儲息,都是富邦投信努力方向。
富邦投信自2017年起,開始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每年針對國內25歲以上不同世代的民眾,在財務收支、退休準備、理財工具及預期偏好等四大面向,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藉由電話及網路問卷方式進行抽樣調查分析。
富邦投信近幾年觀察發現,年輕族群投資心態較以往更為主動積極,對股市參與度及關注度明顯提升。
調查也發現,2020年起,民眾對於退休金仰賴政府的比例,已經略為下降,但仍超過五成,其中,已退休族群方面,政府退休金仍是主要收入來源(占比59.6%,可複選),其次是個人儲蓄(占44.5%)與投資收入(占28.8%);未退休族群主要收入來源則是個人儲蓄(占62.7%,可複選),其次是政府退休金(占53.5%)及投資收入(占比53%)。
中經院建議,推動TISA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制度,滿足一定條件的投資人得享有長期投資的租稅優惠,作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保障退休生活的有效工具;另外,建議針對勞工自行提撥勞退新制的部分,參考私校退撫新制、提高自願提撥比例,建立具稅賦優惠的「退休儲蓄自選平台」,適度開放金融機構參與提供多元退休儲蓄商品。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