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香港據點暫逢低潮 吳旻潔:未來3年營運收穫期


誠品生活(2926)董事長吳旻潔表示,去年終端營收創高,今年估雙位數以上成長,隨電商降低虧損,全年力拚轉盈,台南店延後開幕、香港據點面臨低潮雖是兩大變數,仍看好未來3年實體通路進入收穫期、電商將自給自足。

誠品生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吳旻潔表示,誠品去年終端營收是有史以來新高,達新台幣226億元,年成長30%,今年預期終端營收將有雙位數以上的成長。

因實體通路回溫,誠品去年營收年增19%,達66.43億元,受IFRS會計準則影響,誠品生活新店及誠品生活480兩大店分別認列開辦費用,為虧損主因,全年稅後淨損1.29億元,每股虧2.73元,已較前年虧損減少。

投資電商和倉儲業務,是誠品生活近3年虧損的非疫情因素,吳旻潔表示,她曾被投資合作夥伴問到「為何要淌電商渾水」,畢竟電商賺錢非常難。她回應,未來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數據,且是第一手的數據,零售服務業也要正視AI科技能力,對擁有的數據進行分析行銷,否則會掉入零售價格戰的紅海,而沒有做電商也會讓誠品失去招商的優勢,並受限空間和時間的銷售限制。

展望未來3年,吳旻潔表示,屆時每一家新開大店都進入完整貢獻年度,單店全數獲利目標預計在2025年,實體將進入收穫期,而電商線上事業,則從流量與轉換率、毛利率與訂單價格兩大方面著手逐步降損,今年電商營收為16億元,明年預估20億元,推估規模達到27、28億元左右時可損平、「自給自足」,預估2、3年左右會發生。

吳旻潔也透露,今年誠品會力拚轉虧為盈,但坦言轉盈的兩大變數是「台南店延後開幕、香港據點面臨低潮」。

預計第4季開幕的台南碳佐麻里大店因建築時程問題,預估延後至明年首季和第2季開幕,認列營收時程將延後。

針對海外據點營運狀況,吳旻潔指出,日本採品牌授權,目前微幅獲利,未來在日本其他城市會展開更多品牌授權,但還沒有進度;吉隆坡據點開業已1年多,目前小有獲利,2、3年後會思考再開新店。

她說,今年首季已觀察到香港、大陸商場較辛苦,蘇州店受到大陸消費保守影響,客單價降低,是市場普遍現象,但和去年相比,獲利差異不大,今年還是會持續獲利。

她指出,今年較挑戰的是香港市場,誠品目前有11家正式店和6家限定店,但受到港幣強勢影響,當地人甚至會去深圳消費,加上入境觀光客變少,疫後政府不補貼、房東不降租,去年已虧損,今年轉盈也不樂觀,但誠品針對銅鑼灣、尖沙咀等大店改裝盼刺激消費,明年期待轉盈。

此外,股東今天也關注誠品是否進入不動產領域,吳旻潔回應,過去幾年誠品都專注在零售利潤上,但不諱言「誠品去的地方,都對不動產價值和話題提升」,未來會從這個面向思考延伸,但目前還沒具體策略。

吳旻潔也預告,誠品將與全球PCB龍頭臻鼎-KY合作,進駐臻鼎-KY在桃園青埔興建的總部大樓,協助打造部分商業空間,目前已簽約,預計7月召開記者會公布細節。

她也表示,不動產持續供給新增,但服務零售產業已大者恆大,除此之外的空間還很多,很多企業都來洽詢誠品合作,希望打造高質感、生活性的遊逛休閒空間,認為臻鼎項目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