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機構降薪 員工到手薪資低於4500元


中國經濟不振金融機構紛紛調降薪資,降幅甚至達40%,以致扣除五險一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後,員工嘆到手薪資低於人民幣千元(下同,約新台幣4455元)。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今天報導,西部某地方性質銀行的客戶經理趙佳5月中拿到當月薪水,底薪加績效再扣除五險一金,到手不足1000元。上個月,這個數字是2000多。此前,她的月薪可以過萬。

Wind數據顯示,2023年,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共有14家上市銀行人均薪資下降,最大降幅達13.95%。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4月間報導,平安銀行高管降薪幅度超過40%,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高管降薪幅度則超過30%。

自2023年以來中國民眾熱議銀行業降薪,「銀行降薪」的話題網路瀏覽點閱數近百萬次,更有網友感嘆,他經歷兩輪降薪,平均月薪從8000元降到4000元。

不僅如此,多家上市銀行甚至「反向討薪」,截至今年3月底,至少7家上市銀行揭露,追索去年績效薪酬,討回金額合計約5280萬9700元。

因「薪情」不佳,報導說,去年畢業的瑤瑤選擇離開金融圈,雖然離職前她的頭銜是客戶經理,卻是沒有資源的新進員工以致放貸難,在職9個多月期間月薪約2000元。

目前她正準備考編,期盼通過考試進入體制內,取得事業機關與公家機關的任用資格。

不過趙佳還是選擇繼續在金融業拚搏,並說儘管未來薪水可能進一步下降,但這是一份穩定又體面工作,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敢辭職,畢竟「幹別的也要受氣呀」。

但是面對工作12年薪資突降9成的殘酷現實,趙佳說,平時習慣搭計程車,如今只好選擇搭乘公車,因為與往年相比,銀行的用餐補貼等福利也跟著調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