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氫生產 太陽能與電漿奈米新應用






慕尼黑大學(LMU)的Emiliano Cortés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項嶄新技術,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生產氫氣,這將對世界的能源轉型產生深遠影響。團隊研究致力於提升太陽能利用效率,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編譯/Cynthia




2024年,慕尼黑大學(LMU)的Emiliano Cortés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項嶄新技術,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生產氫氣,這將對世界的能源轉型產生深遠影響。團隊研究致力於提升太陽能利用效率,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研究團隊成功開發新能源技術,更有效利用太陽能產生氫氣。圖 / 123RF



太陽能新技術崛起




Cortés 教授的團隊專注於研究奈米尺度的太陽能應用,他們成功開發全新、高效能的奈米結構,能有效地捕捉和運用太陽能。這項技術代表著對傳統太陽能捕捉方法的重大突破,有望提升能源轉換效率,為能源利用帶來全新的可能性。




更多新聞:台灣風電裝置容量站穩世界第三!能源轉型實績比鄰荷蘭、德國




電漿奈米結構探索




這些微小結構被稱為電漿奈米結構(Plasmonic Nanostructures),以金等金屬製成。它們與光有強烈的互動,形成微小磁場,有效地集中太陽能。這種結構的出現增進太陽能的捕捉效率,開啟新的能源利用方向。




迷你磁鐵集光新概念




金奈米顆粒排列形成熱點,能高效吸收光能,將催化劑放置於這些熱點中,可顯著增強光催化反應,進而促進氫氣的生產。這種技術的創新在於有效地集中太陽能,並將其轉化為化學能,促進能源利用的發展。




奈米熱點催化能量釋放




在熱點中,催化劑能有效利用光能進行化學反應,將甲酸轉化為氫氣。這項技術創下每小時每克催化劑產生139 mmol氫氣的世界紀錄,也代表著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為可再生能源利用帶來重大突破。




能源產業全新展望




Cortés 教授的研究為能源產業帶來新希望,他們的創新技術不僅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還推動綠色氫氣生產的實現,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未來,這種技術還可應用於其他化學反應,促進可持續發展,如將CO2轉化為可用物質,這項研究為實現清潔能源轉型提供關鍵支持,邁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資料來源:chemeurope.com



這篇文章 推動綠氫生產 太陽能與電漿奈米新應用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