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擬定全災害路徑 吳怡農讚賴政府這件事




總統府三大委員會之一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召開首場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府三大委員會之一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26)日召開首場會議,會中聚焦民力、物資、能源、醫療、資通五大主軸,其中,有關當大規模災害發生時,如何具體整合公私量能,維持民生相關核心功能與關鍵基礎設施持續運作,穩定民心、強化韌性,成為會中焦點議題。

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杜文苓表示,賴清德成立三大委員會,都與全社會安全防衛息息相關,如何納入民力,讓民眾知道可以在其中奉獻力量,是國家安全重要一環;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指出,慈濟自發性培訓救災志工,以多次救災現場實務經驗下,更有感台灣民眾非常有愛心,若可以做更好整合,相信各種災害都能因應。

杜文苓表示,「全民」是基礎建設中一環,納入民力、讓民眾覺得可以在其中貢獻力量,是國家安全重要關鍵,以強化能源韌性為例,民眾可以透過「自發自用」方式,如屋頂光電等,提高再生能源比例,而不用單一仰賴大電網供給,「這不只是說提高民眾收入,而是可以在國家基礎建設韌性上有所貢獻」。

杜文苓建議,政府應該推動「氣候安全兵推」,從不同的模擬想像出發,什麼樣的人會在什麼樣位置,讓社會大眾更簡單進入社會安全系統,為全社會防衛韌性盡一份心力,以「防疫」為例,當人人都是防疫貢獻者,人人就是全社會防衛的韌性者。

顏博文表示,慈濟長期自發性做防災志工培訓,以此次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為例,慈濟救災團遠赴日本協助,是能登半島唯一境外組織,並在現場提供熱食,這是連當地NGO組織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顏博文有感而發指出,災害發生後,如何具體降低因營養、醫療中斷導致的「災難關聯死」,是重要工作,台灣需要持續提升備災水準,因此整合民力在其中是關鍵;他舉0403花蓮大地震為例表示,很多台灣民眾非常有愛心,如果能夠做更好整合,相信可以因應各種災難,將災害降到最低。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表示,台灣應該借鏡先進民主國家的經驗,面對災害應變時需擬定「全災害路徑計畫」,將所有災害風險考慮進來,做好預防、防護、應變與復原工作;他也稱讚,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成立,凸顯賴清德率領的執政團隊已經打破過去「本位主義」思維做事方法,以全社會方向訂定政策、進行規劃,「相信在做民間團體夥伴都很欣慰,也讓我們積極參與後續相關計畫討論」。



相關新聞


影/重申與專制中國互不隸屬!賴清德喊: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


曹興誠、吳宜農入列!賴清德拋3大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5年投19億!行政院通過國家級抗藥性管理計畫 建立防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