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雲端化」浪潮 內部資料中心得採混合模式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IT基礎設施轉移至雲端,並採用多雲環境,企業仍保留內部資料中心。


編譯/戴偉丞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IT基礎設施轉移至雲端,並採用多雲環境,企業仍保留內部資料中心。然而於此同時,多數資訊科技主管也認為雲端技術的「即時擴展能力」及「依照需求量付費模式」極具吸引力,儘管這與「全雲端化」的未來願景有所差異,在這兩相權衡的態勢下,雲端運算與內部資料中心目前處於共存狀態。






越來越多企業將IT基礎設施轉移至雲端,並採用多雲環境,企業仍保留內部資料中心。(圖/123RF)



混合運算成主流三大驅動




當前IT運營多採用混合運算模式,允許企業結合使用內部資料中心與雲端基礎設施。一些應用甚至會跨越多個雲端與內部資源進行處理。消費者希望只為實際使用的IT資源付費,並根據每個部門的實際使用情況分攤。




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正重新評估內部資料中心的成本計算方式。這一轉變由三大趨勢推動:首先,更多IT部門將內部資料中心轉為私有雲端,並採用依照需求量付費的模式;其次,IT廠商開始提供月租制硬體與軟體服務,這讓企業能更靈活地更換硬體;第三,廠商也提供內部與雲端之間的靈活部署選項,讓企業可以隨時在兩者之間切換,並按需求計價。




更多新聞:微軟、亞馬遜等大廠都看好 馬來西亞成東南亞資料中心樞紐




混合運算成本模式崛起




這種模式帶來一種「混合成本」概念,與混合運算相輔相成。雖然目前多數企業尚未完全實施依需求計價的模式,但越來越多企業正逐漸接受這一理念。此外,雲端廠商已根據用戶的資源使用、使用時長來分配成本,若內部資料中心也能採用類似模式,企業將能更清晰掌握每個部門的實際支出,並感受到同等的價值。




資料存放傳統模式回歸




其實這種「用多少,收多少」的概念並非新聞,1960年代的運算服務機構就曾使用過類似的成本分攤方式。但隨著時間推移,企業逐漸將IT視為內部成本中心,由整個企業共同負擔。如今,這一模式正重新定義,與雲端供應商的按需付費模式相融合,並獲得使用者的接受。




從IT的角度來看,這也提供了更大的彈性,企業可以選擇將伺服器與儲存設備放置於第三方資料中心,或根據需要將應用程式搬回內部運營。這也改變資料中心的定義,將其範疇擴展到企業之外。




資料來源:Information Week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企業「雲端化」浪潮 內部資料中心得採混合模式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