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半導體技術 3D列印即可生產電子元件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無需使用半導體製程技術,就能在室溫與非無塵環境下3D列印出電子元件。這項發現來自於一場美麗的意外,最終可能打破半導體製造的壁壘。


編譯/高晟鈞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無需使用半導體製程技術,就能在室溫與非無塵環境下3D列印出電子元件。這項發現來自於一場美麗的意外,最終可能打破半導體製造的壁壘。






有國外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一種無需使用半導體製程技術,就能在室溫與非無塵環境下3D列印出電子元件。示意圖。(圖/123RF)



3D列印雖強大但並非萬能




透過將樹脂、陶瓷、金屬以及其他各種熱塑性材料放置在3D列印印表機中,你便能快速地列印出像是公仔、家具甚至是建築物等各種你想像得到的東西。




更多新聞: 用先進X光突破瓶頸 3D列印進階到超強不鏽鋼




那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3D列印電子產品呢?這是因為,由矽晶製成的半導體非常脆弱,空氣中的灰塵、顆粒、微生物,甚或是溫度與濕度都會大大影響半導體性能。因此,半導體製造一般都需要在無塵室中,並進行嚴格控管。




此外,現代晶片設計也非常複雜,使用奈米級處理技術的微型處理器上擠滿了數十億個電晶體,這遠遠超出了3D列印機所能達到的精度。舉例來說,2001年任天堂GameCube支援的IBM Gekko晶片上有2,100萬個電晶體,而到了2018年的iPhone XS中,Apple A12晶片上已經搭載了69億個電晶體,且採用7nm製程製造。




3D列印源於美麗的意外




事實上,電子元件3D列印的突破來自於一場美麗的意外。當時,研究人員正在為另一個項目製造磁性線圈。然而,他們意外發現,摻雜銅奈米粒子的聚合物絲在電流通過時,表現出非常高的電阻峰值,卻在關閉電流後恢復正常。這本質上就是半導體的特性,也是我們用來製造處理器中邏輯閘的原理。




研究團隊展示了使用這種廉價材料列印出來的保險絲與電晶體。這些電晶體的尺寸可能只有數百微米,尺寸與性能雖遠遠比不上iPhone手機上的電晶體。然而,他們卻很耐用,能作為像是馬達開關等不邀高端電晶體的電路元件。




麻省理工學院微系統技術實驗室首席研究科學家Luis Fernando Velásquez-García表示,事實上,許多設備並不需要最好的晶片,只要能運作便足矣。這項發現不只為3D列印電子元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智能,採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無需無塵室等優勢無疑都消除了環境要求的瓶頸,彌足了像是太空船、或遠端實驗室等難以進行高端製造地方的缺陷。




資料來源:NewsAtla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無須半導體技術 3D列印即可生產電子元件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