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三星電子出了什麼問題?該怎麼救? 我給韓國媒體的建議





最近,我因為《晶片島上的光芒》韓文版出書,也受韓聯社的邀請去首爾演講,事前先接受韓聯社的採訪,韓國記者除了關心台積電的成就外,也詢問我對三星電子的觀察與建議,我想把一些訪談的內容與各位鍶科技的讀者分享。


三星電子向來是南韓最重要的企業,但近來則出現經營危機,南韓媒體問我,高頻寬記憶體(HBM)目前主導權被SK海力士掌握,至於晶圓代工與台積電差距更加拉大。此外,三星電子內部還提出需要改善組織文化的必要性,包括加強溝通等,他們請我比較三星與台積電,並建議三星若要克服當前危機,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善。


我回答南韓媒體說,我觀察三星電子的時間很長,雖然不敢說我非常了解三星,但十二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商業大鱷Samsung》,就是談三星的競爭策略。當時是三星最強大的時候,把台灣產業打得很慘,台灣的DRAM及面板產業,都在那時出現鉅額虧損或破產下市。





TSMC: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s Dominant Leader."韓文版 韓聯社/“思考的力量”出版社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不過,如今似乎有一點風水輪流轉,三星面對不小的考驗,我個人分析三星面對的危機,是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第一是中國崛起直接衝擊三星,因為中國有很多產業都與三星正面競爭,例如手機、面板、記憶體等,中國大陸推動以本土產品進行全面的進口取代,衝擊最大的就是三星。台灣因為沒有手機品牌,宏達電(htc)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退出市場,另外面板與記憶體產業規模也在十多年前就大幅削減,如今反而沒有太大受傷。


第二個原因是AI快速進展,改變了半導體競爭的版圖。由於台積電在邏輯IC上大幅領先,並且以先進封裝技術CoWoS,將輝達的GPU與SK海力士的HBM封裝在一起,這個由台積電、輝達、SK海力士聯手的三方結盟,三星被排除在外,因此導致HBM的技術與量產都被SK海力士超越。


第三點是,三星前會長李健熙於2020年病逝,之後由李在鎔先生接手,這段時間也是美中科技戰、新冠疫情、供應斷鏈及地緣政治變動最劇烈的時刻,但李在鎔此刻又深陷醜聞與訴訟,導致三星內部重大決策延遲,整體策略協調性出現問題。


第四點是比較少人提及的,但我認為也相當重要。2019年日韓因二戰徵用工的賠償爭議,日本展開對南韓禁運三項重要材料,當時三星生產良率受到衝擊,也導致後來良率下降及先進製程落後,與台積電的差距更加拉大。


以上四點是我歸納三星電子可能面臨的內外部挑戰,三星可能需要針對這些挑戰,分別找出解決之道。


我認為,南韓與台灣的產業發展模式相當不同,台灣以代工為主,自有產品及品牌都不強,但是台灣一直緊跟著美國矽谷,矽谷有什麼想法,台灣就為其實現,包括生產晶片或AI伺服器。當客戶成功,台灣才會成功,不論是台積電、鴻海或廣達,都是類似的商業模式。


但三星是從產業上中下游全面佈局,從品牌、零件到製造都自己做,戰線很廣也很長,因此當產業出現大變動時,三星的挑戰當然很大。尤其是當今產業競爭的環境,已逐漸從「一家獨好」到「大家共好」,結盟是最重要的主軸,三星也需要為此做出一些改變。


我認為,三星過去很成功,有很強的凝聚力,也有很多轉敗為勝的經驗,即使現在三星遭遇一些挑戰,但我相信沒有人敢看輕三星的實力。張忠謀說三星是formidable(可畏的),我不曾聽過他用這個字眼去形容其他對手。


此外,我也不覺得現在看起來很強大的台積電,未來就完全沒有危機。台積電的國際化步伐遠比三星晚很多年,員工組成也幾乎都是台灣人,不像三星擁有很高比例的國際人才。目前台積電到美日德等國投資,要與大國往來並爭取機會,這對台積電來說,都是過去不熟悉的工作,這些投資案也可能成為未來經營上的挑戰。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說過,他看Jim Collins(美國管理學家)的書,提到一家好公司為何會滅亡?最常見的就是CEO變傲慢了,忘了自己是誰,因此瘋狂地擴張,結局當然就很慘。驕兵必敗,不管爬得再高,都可能摔下來,台積電必需更謙虛地面對挑戰,尤其是地緣政治及逆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營運上的各種難關。


不過,如果要我說,三星可以向台積電學什麼?我覺得,台積電的企業文化,為客戶赴湯蹈火的精神,與客戶互相依存的共好哲學,還有讓每位員工都能發揮創業家的精神,這可能是現階段的三星,可以多加揣摩參考或學習的。


此外,南韓記者也問我,三星電子日前第三季財報會議上暗示,將與台積電攜手發展HBM業務的可能性,還表示將縮小對晶圓代工的投資規模。這可能是三星對作為整合元件製造商提供一站式服務(turnkey solution)的策略進行調整。詢問我對此有何看法?


我的回答是,三星電子縮小晶圓代工的投資規模,我的推測應該是製程技術良率不夠好,客戶下單不多,因此產能利用率不高。對於晶圓廠來說,太多的設備機台空閒出來,會有很大的財務及折舊壓力,因此需要適度減少產能。


至於三星電子想加強與台積電合作,主要是目前AI晶片已進展到SoC與HBM要封裝在一起,目前SK海力士與美光,都和台積電與輝達有比較密切順暢的合作,這也讓SK海力士一舉在HBM超越三星。


我相信,三星一定很想改變這個對自己很不利的競爭態勢,不過,我認為這還是牽涉到我前面說的,三星布局了所有產業,對每個產業都不放過,也因此在很多產業上與客戶處於競爭的狀態,這對贏取客戶的信任感來說,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在地緣政治的當下,信任感是最重要、但又最難以量化衡量的核心價值,三星要惦量一下自己的「被信任」指標,去做最深刻的調整與改變。


總結來說,三星電子要如何因應這種困局,如何贏得客戶的信任,內部確實是要好好思考,外人很難為其做決定,但三星電子確實需要做出適度的策略調整。


科技應用變化莫測,AI時代來臨,對半導體、伺服器等資訊產業帶來的巨變,可以說幾乎沒有人可以預期到,也沒想到台灣可以成為全世界AI發展的中心。


回想十多年前,台灣經歷了一段慘烈的「四大慘業」衝擊,除了DRAM、面板被南韓打敗,LED及太陽能產業也幾乎被中國大陸的低價競爭擊垮,當時我寫<三星大鱷Samsung>那本書時,心裡都覺得,台灣電子業是不是就要滅頂了,要敗在南韓與中國大陸的手下了。


可是,也因為這些考驗,台灣在各種錯誤中學習,降低自己做得不好的標準產品,其實四大慘業都屬於這種類型,差異化不大,靠大量投資及經濟規模就能取勝,台灣很難在這樣的產業與韓國或中國大陸競爭,如今朝向邏輯晶片代工及複雜的伺服器發展,終於又找到自己最能發揮的核心事業。


這個過程其實耗費了台灣很多的心力,如今陷入苦戰的三星,或許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台灣,還有如今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台積電。


因此,我也做了一個簡單的結論,電子產業規模愈來愈大,合作結盟已成為常態,不太可能一家公司做全部的事,就像中國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做,只有聚焦自己的核心事業,才能在激烈的競賽中突出。


南韓與台灣同在美國組建的Chip4-美日韓台陣營中,如何把握這個歷史給予的時代機遇,如何讓兩國的產業發展走出自己的特色,這應該是我可以給南韓讀者一個誠懇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