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重組等3因素 台灣前11月對美出口首跨千億美元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製造業回流以及人工智慧(AI)商機帶動下,財政部今天公布台灣前11月對美出口1015.3億美元、首度跨越千億美元大關,年增49.9%、創歷年同期最佳水準。另因「川普2.0」讓廠商掀起提前拉貨潮,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翻紅年增9.5%。

財政部今天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11月出口金額410.9億美元、年增9.7%,累計前11月出口4315億美元、年增9.9%,規模創歷年同期次高。

觀察對主要外銷市場表現,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與台灣產業互動密切的東協,在電子零組件拉貨的帶動下,11月出口75.9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佳,年增10.5%。同時,11月台灣對歐洲出口微幅年減1.2%;對日本出口則年減11.2%,主因日本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外銷欠佳,影響其對台灣車用晶片的需求。

她表示,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回溫力道增強,單月出口139.2億美元、翻紅年增9.5%,剔除春節因素後,增幅是近2年半最好表現,主要受惠電子零組件拉貨,以及顯示卡、PC零附件等資通產品的需求也相當不錯。

蔡美娜進一步分析,11月台灣對中港外銷表現佳,應與廠商因應春節連假而提前拉貨有關;第2個因素就是「川普震撼」,川普1.0時就已有提高關稅政策,從過去實際數據可發現,廠商會提前2、3個月開始動作,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在11月初出爐後,不排除廠商就已啟動拉貨,根據業者說法,除PC供應鏈、工具機、紡織等都有類似情況。

蔡美娜表示,外電也有報導,大選結果公布當天,很多美方廠商致電中國業者,能下多少單就盡量下滿,以避免川普明年重返白宮後,再次加徵關稅的連鎖效應。

不過,蔡美娜指出,中港市場受經濟疲軟、中美對抗、供應鏈去中化等因素影響,11月台灣對中港外銷榮景,應難長久延續,且累計前11月台灣對中港出口1367.9億美元,仍較去年同期衰退1.5%。

11月台灣對美國出口86.5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最佳,年增10.6%,蔡美娜表示,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外銷年增8%、電子零組件出口年成長70.9%;累計前11月對美出口1015.3億美元、首度跨越千億美元大關,年增49.9%、創歷年同期最佳水準,主因不外乎與AI商機、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製造業回流有關。

反映在市場結構,前11月台灣對美國外銷占總出口比重為23.5%、對中港占31.7%,分別寫下近24年、23年同期最高、最低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AI供應鏈分工運作,促使台韓貿易增溫,南韓已取代日本成為台灣最大入超來源,前11月規模達201.8億美元。

全球第2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先前表示,將與台灣半導體巨擘台積電合作生產用於AI技術的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晶片。台積電、SK海力士均為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供應鏈夥伴。
系統開發、資訊提供: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
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PChom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