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供應鏈再傳吃緊 萬海盤中拉漲停陽明成交量居冠


市場傳出,紅海危機惡化,全球航商陸續調整航線,恐再推升航運業缺船、缺櫃的緊張狀況,貨櫃三雄今天大漲,萬海亮燈漲停,散裝航運族群也勁揚。

全球海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近期因應船舶調度問題,罕見公告暫停亞洲-美東TP20航線。國內物流業者分析,亞洲到美東線的供給艙位更少,吃緊情況雪上加霜,勢必再度牽動全球貨櫃輪運價。

另外,根據外電報導,馬士基4日晚間上調利潤預期,因紅海胡塞武裝襲擊,迫使航運公司向非洲南部航行;因航運中斷消除全球船隊的運力,從而提高運費。這也是馬士基在大約1個月內第2次上調利潤預測。

航運供應鏈吃緊,上市運輸股今天大漲近4%,貨櫃三雄勁揚,散裝航運族群也大漲。

陽明盤中漲逾7%、萬海亮燈漲停、長榮漲約4%,3檔個股均爆出大量,陽明盤中成交量逾19萬張,躍台股成交量第一;萬海成交量6萬張、長榮約3.6萬張。

中櫃亮燈漲停、四維航漲近7%,志信漲逾8%,其餘包括新興、裕民、中航、台航、慧洋-KY、貨攬業者台驊也走強。

展望今年,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分析,地緣政治效益從第1季延伸到第2季,可樂觀看待第3季旺季。

陽明總經理杜書勤先前表示,紅海危機與巴拿馬運河乾旱等問題,消化15%至20%運力,呈現供不應求,運價來到2022年後的一波小高峰,紅海危機沒結束的話,今年有望第5年盈餘。

萬海總經理謝福隆表示,紅海危機導致船隻必須繞行好望角,加上歐洲航線旺季從7月提早到5月,「供需非常失衡」,此效應也從長程遠洋線挹注到近洋航線,地緣政治未緩解前,第3季運價有撐,有利營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