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首季解約占總保險給付達6成 尹崇堯:流動性無虞


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業界解約潮未能明顯緩解,南山人壽今天揭露,今年首季保險解約達新台幣520億元,解約占整體給付高達6成。董事長尹崇堯表示,雖然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但加上財務投資收益仍呈淨現金流入,並無流動性問題。

南山人壽今天舉行股東常會,對於美國高利率環境持續,有股東關心對公司財務面影響,尹崇堯表示,單純就保費收入及保險給付看,整體壽險業,包含南山人壽在內,保險給付確實大於保費收入。

尹崇堯指出,在高利率環境,因市場上可比較的利息收益較高,「銷售保險方面確實比較辛苦」,但他也強調,加計財務投資收益後,南山人壽仍呈現淨現金流入,而非淨現金流出,公司沒有流動性問題。

尹崇堯表示,公司內部都有進行財務試算,高利率環境對整體保險業其實短空長多,壽險業可趁機購入高息債券,但前提是必須有足夠新錢投入才行。

尹崇堯說,目前美國實質利率偏高,可能無法支持經濟不進入衰退太久,因此公司內部預測美國今年會啟動降息,至於降息幅度達1或2碼,取決於通膨及就業市場,美國5月通膨看起來有比較好的轉向,若美國通膨持續性好轉,才可能往降息的道路走。

南山人壽財務長蔡昇豐表示,今年首季南山人壽保費收入750億元,解約金額達520億元,但若加上投資收益,首季收入面合計超過1000億元,足以支應流動性;但按比例看,首季解約占整體給付達6成,「確實是比較高一點」。

2023年南山人壽總保險給付達3400億元,其中解約金額達2100億元,蔡昇豐觀察,主要受到股市走揚、ETF熱賣及高利定存吸引所致。

蔡昇豐表示,南山人壽2023年合併總保費收入達2700億元以上、淨投資收益逾1800億元,合計超過4600億元,足以支應流動性;給付畢竟是壽險公司重要責任,資產配置本身會保持一定流動性,現金或約當現金始終維持一定水準。

截至2023年底止,南山人壽合併資產規模近5.4兆元,其中投資債券部位高達7成、達3.7兆元以上。觀察近3年到期債券金額,平均每年達200億元至500億元不等,意味未來3年有近1000億元規模要進行再投資。

尹崇堯提到,保險業經營上,再投資標的考慮存續期間匹配最重要,因此債券投資將是重點選擇,現在利率剛好處於高檔,若有新錢能投入債券部位,對於提升經常性收益率會有很大助益,公司也會平衡考量發行公司信評水準,進行固定收益資產投資。

對於如何因應高利率環境下保險解約挑戰,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認為,長期而言,保險業還是要回歸以保障型商品、意外險或健康險銷售為主軸,較能降低金融市況變化造成的解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