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AI浪潮 施振榮鼓勵非理工人才掌握應用契機


面對AI技術發展,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台灣在晶片製造和IC設計已有足夠量能,但仍需要更積極推廣應用層面,包含建立示範場域、資料系統等,尤其可將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等應用推廣到國際。

此外,施振榮也鼓勵非理工人才掌握AI帶來的契機,在台灣就近找到應用場域,同時思考國際化的機會,創造比較高的價值。

施振榮今天以榮譽大使身分出席Go Green with Taiwan全球徵案活動,暢談能源轉型議題。他表示,隨著AI產業發展,電力需求將增加,台灣作為AI王國,一定要解決電的問題,同時也應該不斷思考研發省電技術。

施振榮表示,台灣的晶片製造能力在全世界占有絕對優勢,IC設計產業也有很多量能,不過在應用端應該要有更多元發展,「台灣應該要更積極」,包含建立示範場域、資料系統等,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新興應用。

他說,「只要大家動員起來,應該有很大的希望,對世界產生重大的影響」。

談及AI發展的基礎建設,施振榮表示,台灣與許多國際大廠合作,開發軟硬體平台,但各行各業應該要更積極擴展相關技術應用,像是台灣比較強勢的領域,包括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等,並將AI應用推廣到國際,「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隨著AI趨勢發展,施振榮表示,現在整個IC產業動員起來,台灣理工人才已經是世界級,非理工的人才更應該掌握AI帶來的契機,在台灣就近找到應用場域,同時思考國際化的機會,如此一來,才能創造比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