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息旺季 季底作帳行情一手掌握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綜合報導

今年半導體持續復甦、2025年AI Edge產品持續推出;大方向上,台股屬於結構性成長,硬體持續優於軟體。就基本面,則可以看到消費性產品庫存去化皆已近尾聲且急單輪流出現,此外原物料、銅價與海空運價皆上漲,反應多數廠商提前備貨以因應第三季開始的新產品旺季。

金控超級股東會閉幕之後,緊接而來的便是金控股的除權息大秀! 企業集團、投信業者為美化半年報並拉抬基金績效,季底前強勁的作帳力道將影響股市。觀察本季投信作帳,出現向集團「蹭熱度」的跡象,加上台股ETF換股帶動新成份股走強,吸引主動式基金跟進搭轎,集團、投信聯手作帳的新榮景成形,包括長榮航、中信金、群益證、聯電等15檔潛力強棒股蓄勢待發,將扮演台股季底前直取23,000點的大功臣。

每一季的季底,一定都會有作帳,也會有結帳,這兩者是無法分開的。因為作帳需要錢,要有錢才可以作帳,那麼錢從哪兒來,主要是從手中的持股部份或是全數出清之後才會有錢,所以作帳與結帳只有先後的問題,而沒有二選一的問題。

被動式的ETF大多可以繳出亮麗的報酬率成績單,主動式基金的操盤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更是要卯足全力拉抬自身基金的績效,否則就算不被老闆fire,也可能被市場淘汰。所以作帳的力道很可能會有增無減。

然而台股實況就可以無私地分享, 與快速掌握第一手行情分析, 透過不同的角度與數據, 達到雙贏的目的, 無論是新手小白, 抑或是市場老手, 都能夠輕鬆了解學習, 另還有特邀嘉賓, 綜觀全球經濟局勢, 掌握市場動向 , 不遺餘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