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大膽宣言「賠得起」 力拚成風場葉片運維新霸主


風電危機與轉機3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3日電)座落在台中港西碼頭旁,一支離岸風力葉片長達85公尺,比巨無霸客機A380還寬,台灣唯一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過去創下2年生產百支葉片,打破丹麥葉片製造商Vestas紀錄,寫下全球最短生產時間成績。

不過,今年初天力宣布,將從葉片製造轉型,未來全心投入維修領域,董事長吳坤達接受中央社專訪,首度透露想法,「我們這個行業有個重點,要賠得起!」

天力是全亞洲、中國以外唯一一家葉片製造商,專做丹麥風機系統商Vestas型號V174-9.5MW葉片,生產效率打破Vestas全球紀錄,截至目前生產217支葉片;但隨著Vestas基於資源配置考量退出區塊開發3-2期,天力在完成中能、台電二期風場訂單後,葉片製造業務會暫時劃下休止符。

但天力沒閒著,年初宣布和另一家風機巨擘西門子歌美颯(SGRE)合作,正式切入葉片維修市場。

吳坤達直言,SGRE確實是看準天力技師足夠、在台規模大、資源多且又經過Vestas認證,才放心合作。

事實上,SGRE的想法足以反映開發商未來對於葉片運維思維。

吳坤達表示,現階段因完工風場有限,系統商可以分包個別廠商一組(3到4人)一週維修一支風機,但預期保固期過後,維修需求量增加,而量一大就很難一支支管理,所以風場也應找較具規模且重視自身品質的公司,「門當戶對的概念就出來了,他們(系統商)也不用擔心這麼多」。

「我們這行業還有一個很大重點,一定要找一家賠得起的公司」,萬一臨時出問題,船恐怕還要再出動一次,全都是開銷。

目前天力共600多名員工,其中約百餘名具備葉片打磨專業;吳坤達表示,這些技師仍須取得國際風能組織(GWO)安全、技術認證等,一人受訓與認證費約新台幣30、40萬元,待取得認證後,就可以開始派駐海上風場葉片運維工作。

賠得起、資源多,讓天力墊高進入海上葉片維修市場的門檻,競爭者難以爭取這塊藍海商機,一家陸域風機商甚至告訴吳坤達,「你只要能做,訂單不用擔心,可以讓你修3年。」

不過台灣海域基於海氣象限制,一年氣候窗只有半年,吳坤達說,「那剩下的半年呢?」員工不可能只給半年薪水,所以成本是雙倍計算,而維修技師年薪都是百萬起跳,如有辦法再找其他工作給他們做「就是賺到」,全球布局成解方。

突破台灣氣候窗限制 跨足國際一年四季都可維修

天力在今年3月宣布與丹麥太古再生能源(Swire Renewable Energy A/S)成立合資企業,聯手搶進亞太風機運市場大餅。

吳坤達說明,太古在泰國已有飛機維修中心,最近剛收購專精於修復葉片的Altitec公司,如今希望進一步成立亞太風場維修中心;而天力「有單有人」,雙方可達到互補,再加上太古在南非有生意,台灣技師冬天工作也有著落。同時,天力瞄準亞太地區陸域風場,在冬天前往越南做風機維修。

他不諱言,現在因風機維修量能短缺,價格、利潤相對較高,但是當市場愈來愈成熟,價格一定會下修,廠商不可能只做國內風場運維工作,一定要前進海外接單,才能維持競爭力。

天力建「運維平台」人力派遣 維修備料一條龍服務

吳坤達透露,天力明年將建置「運維平台」,目前已花近千萬培訓第一批共12名種子技師,目標是整合國內運維廠商、甚至接案個人技師,做到類似「人力派遣」功能。若小廠自行接單存在帳款壓力,「與其這樣不如加盟我,我負責接單,再把工作分配給你」。

同時,也看好維修零件備品集中化商機,吳坤達說,維修零件包含玻纖、樹脂等材料及電池等,都有保存期間與條件,若規模不大恐缺乏效益,「那乾脆我幫你備倉,用多少算多少,把大家綁在一起,萬一有一家沒料時還可以互相支援」。

以203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20GW來看,天力手握至少18%訂單,後續待開發商與系統商之間的保固期結束,天力便有機會成為Tier1運維商,直接和開發商議價。他強調,「我只賺合理利潤,例如從中抽取5到15%費用,我要的只是給所有人一個機會」,讓合作技師得以不被剝削,也確保開發商拿到合理價格。

不過目前現階段台灣本土技師不足、多數由國外支援,讓吳坤達急欲擴大本土技師團隊,他認為「今天一個年輕小伙子要自己投資自己,花40萬還不見得有工作」。

為平衡人力供需,天力與太鼓計畫在西部海線城市興建一座「不收費的訓練中心」,培訓新鮮人,並保證2年工作機會,工作過程中慢慢扣抵受訓費用。

他向年輕人喊話,只要是科大畢業、具備一定英文能力,「來我這邊一年百萬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