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聚焦電子半導體發展 盼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今天說,COVID-19大流行等社會政治議題暴露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菲國正聚焦發展電子、半導體等產業,盼吸引投資,提升菲律賓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美國貿易發展署(USTDA)、菲律賓政府和美國國務院今天在馬尼拉舉辦第6屆印太商業論壇(IPBF)。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等人出席。

今年的論壇集結印太新興經濟體執行長、政府官員和基礎建設投資商等逾700人與會。小馬可仕致詞表示,根據最新數據,去年菲律賓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5.5%,超越亞洲主要經濟體。

他說:「菲律賓在印太地區占據戰略地位,我們正利用我們的戰略地緣政治位置,進行經濟往來並參與區域協議。印太地區占全球經濟活動1/3以上,這為我們國家提供無限的機會。」

美日菲3國領袖4月首度舉行高峰會,宣布啟動菲律賓「呂宋經濟走廊」計畫。這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為反制北京「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全球基礎建設與投資夥伴計畫」(PGI)在印太地區首例。

美國、中國在印太競逐加劇下,此舉被視為目的在抗衡中國在菲律賓的經濟影響力。

小馬可仕說,呂宋島是菲國經濟最活躍的島嶼,擁有菲律賓大部分出口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因此呂宋基礎建設升級至關重要。「我們已訂定重點計畫以刺激呂宋經濟走廊的成長,這些措施將強化貨運服務、流動性和進入主要經濟區的便利性,將菲律賓定位為亞太地區農業綜合企業和物流的區域中心。」

他表示:「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和其他社會政治議題暴露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我們也強調供應鏈多元化和韌性的必要性。我們正聚焦於發展電子、半導體、關鍵礦產等優先產業,希望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我們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視訊致詞表示,呂宋經濟走廊計畫將連結菲律賓各個農業綜合企業和晶片製造等產業經濟樞紐,投資於鐵路和港口運輸,使當地更加繁榮。

布林肯說,今天的論壇為參與各國提供合作加強供應鏈、打造未來潔淨能源經濟的機會,論壇中建立的夥伴關係和投資將有助於為所有人帶來更繁榮、安全和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