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獵才 如何保護臺灣人才?|快評【主筆室】






調查局查獲八家中國在臺企業非法私設據點且挖角高科技人才,局長陳白立上任甫才宣示確保高科技產業競爭力,其中包含2022年就被偵辦的矽睿科技等,也以人頭規避查緝重起爐灶,均被依涉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究辦。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調查局查獲八家中國在臺企業非法私設據點且挖角高科技人才,局長陳白立上任甫才宣示確保高科技產業競爭力,其中包含2022年就被偵辦的矽睿科技等,也以人頭規避查緝重起爐灶,均被依涉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究辦。






圖片來源:取自123RF



中國主要監控設備製造商浙江大華早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由於涉及新疆少數民族人權問題,美國前總統川普時代,就被歸類為風險企業,2022年更被美國國防部列入軍火工業黑名單。




更多新聞:打詐通報 數發部應整合非另起爐灶|快評【主筆室】




科技島蔡主筆表示,中國企業早以驚人幅度和速度登陸臺灣,獵捕人才目的除了包含自我提升、提高技術門檻、改變市場規則,以此降低本土企業在國內的整體獲利、強化在對岸的競爭力道,逐步帶走臺灣企業的潛力員工。




中國鎖定的產業包含智能監控、光學鏡頭、網路攝影等科技產業,迫使臺灣產業競爭再添變數,自從2009年開放陸資,陸資對臺投資已多角化,逐步對臺灣科技人才蠶食鯨吞。




臺灣自身的科技公司如何留住人才,能夠避免技術轉移,除了提供長期願景,給予完善福利制度,最重要是薪資結構可以媲美中國企業。況且,兩岸語言以及文化相同性高,甚至還有人才移民對岸的外流問題。




另外,中國也會利用企業合作「掌握大股」,喊出增加國際化的伙伴聯盟,導致決策權被架空,提高被取代的風險,臺灣就像糖果上那層薄薄的糯米紙,中國企業透過自由跨國的資本市場,想要吃到糖果來大開後門簡直易如反掌。




中國違法科技獵才單靠法律恫嚇有效?美國封鎖公司都已傳移陣地,在臺培養潛力員工,公然帶走科技人才,釋出優渥移民條件,讓科技業的中國夢在臺灣繼續傳唱。



這篇文章 科技獵才 如何保護臺灣人才?|快評【主筆室】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