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代守護太空 先把軌道垃圾清乾淨
每顆衛星在運行一段時間後,都會面臨「生命」的盡頭,大部分衛星皆會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殆盡後墜落回地球。
編譯/李寓心
「衛星」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2024年,大約有10,000顆活躍的衛星,其中超過6,600顆為SpaceX 星鏈(Starlink)衛星環繞著地球運行,還有數千顆已失效的衛星。通常這些衛星執行的功能,包括通訊、科學研究、天氣監測和軍事監控等。然而,每顆衛星在運行一段時間後,都會面臨「生命」的盡頭,大部分衛星皆會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殆盡後墜落回地球。
根據報導,衛星時代開始於1957年10月4日,當時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Sputnik 1)。從那時起,人類開始向太空發射數千顆衛星。每顆衛星會被放置在地球周圍的特定軌道上,按照設計和目的,可能會繞地球運行數年甚至數十年。然而,衛星有限的生命中,可能會因技術進步而過時、耗盡燃料或機械故障等問題,最終變成在軌道快速運行的太空垃圾。
降低風險與管理辦法
雖然大多數衛星重返地球為完全無害,正如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報告顯示,墜落的太空碎片造成人員傷害的風險,微乎其微。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已確認的死亡事件,與墜落的太空碎片有關。然而,隨著軌道上衛星數量的增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為了降低風險,各國太空機構和私人公司,正在研發新技術,管理軌道碎片和衛星的壽命。例如像「太陽帆」這類創新技術,可預測衛星脫軌時間,確保衛星能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或者開發先進的追蹤系統,能更準確監測和預測衛星重返時間。
為下一代守護太空
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繼續進入軌道,如何準確規劃和控制脫軌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衛星重返地球的重要性,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人類對不斷增長的太空活動,負責任的證明。所以當衛星即將「壽終正寢」時,有些會故意將衛星移至更高的「墓地」軌道,避免干擾運作中的飛行器;或者執行脫軌計畫,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以無害的方式,燃燒殆盡。
資料來源:Discover magazine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臺!
這篇文章 為下一代守護太空 先把軌道垃圾清乾淨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