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金屬3D列印粉末技術 工研院攜手中佑精材切入航太材料自主產業鏈民眾網 (2024-04-29 19:37:11)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疫後全球旅遊復甦,據國際運航運輸協會(IATA)統計,全球航太產業MRO(maintenance,repair and operations;MRO)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6年可達1,000億美元,國內航太MRO規模20億美元。看準此商機,工研院與中佑精材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2023年成功量產,目前已與國內航太大廠漢翔公司測試驗證,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鑑於國內發動機所需先進高溫材料仍仰賴國外進口,除少數加工材在國內自有生產外,大多數發動機用超合金葉片葉輪先進鑄造材料目前仍難以取得,也限制了國內產業發展。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2022年起,推動工研院產業自主特用材料科專計畫,完成航太級高溫材料技術研發,及鎳基超合金材料與積層製造發動機部品開發;此外推動國內廠商合作,協助粉體材料試量產及氣渦輪機產品應用開發、驗證,並已達成粉體關鍵材料在地國產化與建立發動機部品自主技術的目標。



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陳建明表示,工研院和中佑精材技術進行授權與合作,研發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創造國內多種鎳基超合金粉末氣霧化產線,大幅提升臺灣航空發動機高溫材料自主供應能量。預期中佑精材航太級粉末產線放量生產後,年產能高於10公噸,國內3D列印用航太超合金粉末之材料自主率將可由10%推升至50%以上,同時科專技術平台也帶動中佑精材、漢翔公司、台鋼航太等多家廠商組成研發聯盟跨域創新合作,進行高值航太產品開發與國外客戶驗證,預計將提升業者市場競爭力與全球市場佔有率。

金屬3D列印技術為先進智慧製造技術之一,在工業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落實於航太、生醫、模具多項產業應用中,不僅在產品成形過程中提供快速靈活的生產方式,更對材料設計可帶來重大改變,達成省材省工,及節能減碳之效益。



中佑精材副總經理王正欽表示,中佑精材為臺灣第㇐家專職3D列印金屬粉末製造公司,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開始投入金屬3D列印粉末研發,並與工研院授權合作之真空氣體霧化技術,該技術能生產出真圓度佳、堆積密度高、高純淨度的金屬粉末,可運用在3D列印、生醫、微型被動元件、冷噴塗與高純度靶材等高附加價值的應用領域,為臺灣的3D列印和金屬粉末材料開發帶來新的動力,構建本土生態系。



工研院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其中「資源能源韌性」為「韌性社會」次領域,著重能資源的運輸、儲存和維運,及關鍵資源供應,工研院協助國內廠商開發3D列印材料,不僅能提升國內航太材料自主供應能力,也為臺灣航太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圖說》工研院與中佑精材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為臺灣3D列印和金屬粉末材料開發帶來新的動力。(圖/工研院提供)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