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學生不願用心理假 就怕被誤會有心病nownews (2024-05-02 10:53:35)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愈來愈受重視,但大人給的支援和資源,大學生買單嗎?104人力銀行發布「大學生負向情緒檢測報告」,有33%的大學生不願意使用心理假,擔心被誤會有心病。(圖/Pexels)

[NOWnews今日新聞]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愈來愈受重視,但大人給的支援和資源,大學生買單嗎?104人力銀行發布「大學生負向情緒檢測報告」,有33%的大學生不願意使用心理假,擔心被誤會有心病,或是不想被師長關切、不想被誤會翹課、偷懶或耍廢。

台灣大學去(2023)年通過每學期提供3天心理健康假,目前全國有超過15所大學提供心理假,不過,104人力銀行發布的「大學生負向情緒檢測報告」,有67%大學生願意使用,以社會心理學群89%願意使用比例最高。另有33%大學生不願意使用心理假,進一步詢問原因,則是有35%不想被誤會有心理疾病,34%不想被師長關切,29%不想被誤會想翹課、偷懶或耍廢以及壓力大、焦慮不安不想被知道。

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指出,學校除了給假,如何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正確認知,並給予不被過度打擾的支持協助,避免不敢求援更為重要。

此外,大人可能錯判大學生的煩惱,該報告指出,大人直覺大學生最擔心的前3名煩惱,包含交友/感情、未來職涯規劃、經濟問題,但實際上大學生最擔心的前3名,分別是未來職涯規劃,學校課業,以及經濟問題。

王榮春指出,大人以為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容易受到網路社群影響、學習動機低落、揹學貸很辛苦、花在治裝及打理外觀的花費可能造成經濟負擔,但實際上大學生對這些有感的比例卻偏低,顯示大人對大學生的煩惱掌握度仍有進步空間。

王榮春強調,大學生確實會為了交友、人際、外表、容貌等煩心,但國中、高中求學階段已經有類似議題,進入大學全新的學習方式,也是進入職場前最後學習階段,因此,擔心未來職涯規劃、學校課業比例更高於交友、人際及容貌外表。



相關新聞


鄭英耀將任教育部長 青民協提3大呼籲: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40所高中3月起試辦心理假!1學期限請3天、須出具家長同意證明


43所大專院校實施心理假!指引出爐 請1天免證明、每學期可請3天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