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鯰魚拚長大 3家純網銀各自出招搶市擺脫虧損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5日電 (2024-05-05 10:33:56)

台灣首家純網銀、樂天銀行於2021年正式開業,象徵台灣金融發展史邁向新里程碑,隨後LINK Bank與將來銀行也陸續開業,自政策開放後共迎來3家純網銀,不過成立至今,業者財務仍呈虧損,經營之路並非坦順。

不過,近年LINE Bank瞄準消金,將來銀行開拓財管手收業務,樂天銀欲參與企業聯貸案,3家業者布局重點不同,力拚「鯰魚要長大」。

金管會2019年開放台灣純網銀執照,意在創造「鯰魚效應」,透過創新服務帶動金融業數位轉型,如今台灣3家純網銀,樂天國際商業銀行、LINE Bank(連線商業銀行)與將來銀行,各家營運時間介於2年到3年多間,外界也關注鯰魚效應何時可以發酵。

觀察3家純網銀單年度稅後淨損狀況,LINE Bank從2022年的淨損20億元,2023年縮小到虧損11億元,將來銀行跟樂天銀2023年虧損也分別收斂到9.6億元與5.2億元。

惠譽信評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怡如表示,3家純網銀都在積極推展業務,雖然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收入持續增加,但還是低於營業費用,因此3家純網銀去年全年還是呈現淨損。

截至去年底統計,LINE Bank開戶數172.5萬戶為最多,主要是擁有通訊軟體生態圈優勢,借力使力之下推展開戶數最快;將來銀行戶數達34.6萬戶,今年則力拚完備外匯與證券業務;至於樂天銀戶數達20.4萬戶,不過考量台灣法金業務還沒完全開放,經營上相對謹慎。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賴威仁指出,LINE Bank積極推動消金業務,包括聯名信用卡、保險、證券交割戶等合作,積極跟日常生活連結,未來也規劃推出外匯、財管等業務。

將來銀行除了存放款業務,去年起開辦線上房貸,業務拓展涵括雙北、桃園、新竹、台中地區,今年更搶頭香開辦基金銷售業務,服務上線1個月就有破萬戶加入,後續規劃外匯業務、證券交割服務,內部也積極評估聯貸案的參貸機會。

陳怡如受訪表示,房貸目前抵押權設定還是需線下進行,加上實體銀行也有房貸業務,因此將來銀的房貸仍以增轉貸為主。未來可以持續觀察,將來銀行大股東中華電信能否進一步協助拓展新客群。

樂天銀除了存放款業務外,也攜手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推出「一鍵開戶」服務,並積極跟電子支付合作,透過綁定帳戶增加用戶黏著度。樂天銀也指出,目前存放比雖然稍低,但瞄準未來聯貸案的參貸商機,預期第3季後,存放比有機會從目前不到3成提升到5成。

純網銀業者私下透露,當初政府確實希望金融科技可以發揮鯰魚效應,但鯰魚需要時間長大,若未來有機會放寬3人以上企業戶線上開戶等規定,對於推展法人授信、薪轉戶等業務都有幫助。

賴威仁分析,純網銀目前業務項目與現有傳統銀行差異不大,鯰魚效應尚不明顯,如何找到股東強項,進而發展差異化作法,業者可能還需要時間才能推出特色業務。

銀行獲利不外乎來自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收入與投資收益,如何把錢放出去,自然是純網銀思考經營重點。

陳怡如表示,存放比是衡量銀行流動性風險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達到損益兩平的基本觀察指標之一。截至今年2月統計,LINE Bank存放比為62.76%、將來銀為46.16%、樂天銀為28.32%,仍低於全體國銀約7成水準,純網銀目前也都積極提升存放比,力拚損益兩平。

惠譽信評預期,3家純網銀中,有1家純網銀有機會在2025年達到單年度損益兩平,並在2026年小幅獲利。外界多預期,可能是LINE Bank有機會先損益兩平。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6880.33 -171.54 -0.26%
以太幣ETH 3113.88 19.76 0.64%
瑞波幣XRP 0.522377 0.00 -0.27%
比特幣現金BCH 476.13 9.87 2.12%
萊特幣LTC 83.98 -0.21 -0.24%
卡達幣ADA 0.482812 0.00 0.17%
波場幣TRX 0.123272 0.00 -0.92%
恆星幣XLM 0.108090 0.00 -0.6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