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官方救房市效果有別 小城市幾無成效中央社台北23日電 (2024-06-23 19:27:13)

外媒報導,綜合交易數據及房屋仲介商訪談結果顯示,中國官方對房市陷入困境的一系列救市措施雖然初見成效,但效果僅限於大城市,小城市的房市卻沒有任何復甦。這意味這些房市救市措施似乎未起作用。

綜合路透社、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等外媒報導,中國官方5月17日宣布調降房貸利率下限及自備款比例。而根據中國房產交易數據的隨機抽樣,以及對全國10家房屋仲介商的訪談,過去4週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的房地產需求有所回升。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指示地方政府購買未售出的公寓,將其改為社會福利住宅。

報導指出,這些救市措施在全國各地的效果顯然並不一致。其中,小城市的購屋需求並沒有復甦。這意味著中國房市的低迷狀態可能會持續下去,尤其是在較小的城市。

中國房地產行業在2021年陷入危機前,幾乎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如今的房地產行業卻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拖累。保銀投資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救市政策在大城市更有效,因為供需平衡,但小城市供過於求的問題卻更為嚴重。

報導指出,5月18日至6月5日之間,上海中古屋日均成交量成長超過1/4。而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資料,北京相近期間的中古屋成交量的月增約8%。相形之下,新屋的買家卻在減少。房屋仲介商表示,北京和上海由於中古屋由於地段較好,往往更受歡迎。

上海一家房屋仲介商表示,自5月27日上海放寬自備款要求以來,民眾對住宅的詢問量增加了2倍,單日銷售量從先前的500戶上升到平均700至900戶;另一家仲介商則說,看屋人數增加了60%。

北京一家房屋仲介商則指出,當地的看屋需求也大幅上升。基本上,北京所有房屋仲介「(民眾看屋)都被約滿了」。

但報導直指,中國小城市的房市景象截然不同。儘管其中一些城市,比一線城市更大幅地降低貸款利率和自備款比例,但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總監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表示,中國小城鎮官方為鼓勵民眾購屋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並沒有奏效。

貝多爾分析,中國小城市的民眾對房地產開發商的信心下跌。如果不能讓購屋者相信,他們最後能拿得到開發商蓋好的預售屋,就無法扭轉當地房市的頹勢。

他表示,長遠來看,中國小城市的房市有可能繼續為中國經濟造成拖累。同時,經常涉足房地產領域的中國小型地區性銀行,也面臨風險。

高盛集團分析師預計,中國未來幾個月將採取進一步的購屋寬鬆措施,但推測房市表現會有一段較長的停滯期。而鑑於小城市房市和私人開發商的持續疲軟,這種寬鬆措施只能使未來幾年的中國房地產業,呈現緩慢的L型復甦。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