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階段內需行情引爆 ( 財金雜誌 文/黃啟乙)

自2000年之後,中國歷經了原物料相關產業以及家電及汽車股大漲之後,第3階段,包括:消費通路、網路、軟體等高新科技需求已進一步上升,內需行情就將進一步引爆開來!

若以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對應到中國股市來看,升值是推動股市重要的力量。以上海綜合股價指數為例,在2005年6月,指數一度跌到998.23點,當時全球股市早自2003年翻騰而上,惟有中國股市一直在低檔徘徊,甚至2005年6月還跌破1000點。

那時候的中國股市一直有一個利空懸而未決,就是「國有股減持」的問題!直到2005年5月,中國終於推動所謂的「股權分置改革」,解決困擾多年的「國股股減持」的利空。此時就等一把火,把股市的多頭引信給點燃起來。

終於到了當年的7月21日,中國再次推動「匯改」,也就是人民幣開始升值,其結果使得股市展開前所未有的大行情。上海綜合股價指數便一路由2005年的6月998.23點漲到2007年3月6124.04點,不僅寫下歷史新高,也創下5倍的漲幅。


領先進入業績行情

拉回到現在的時空環境,中國股市是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首先殺出重圍的股市,但也是第一個進入中期回檔的市場。這是因為通膨壓力浮現,中國提前採取緊縮政策,導致股市的壓回。也因此中國股市早已脫離資金行情的範疇,率先進入景氣行情的市場。而所謂的景氣行情,就是要看企業實質的獲利有沒有提升?這將是股市下一輪最大的成長來源。


海螺水泥曾大漲197.6倍

以水泥股為例,最具代表性的是海螺水泥(914HK),在2000年4月,最低價只有0.445港幣,2007年10月,股價漲到88.4港幣,創造了197.65倍的漲幅。不只海螺水泥,再看到中國排名在前的水泥廠——華新水泥(600801),若從最低價2.75人民幣算起,到2008年的高價41.5人民幣,也創下14倍的漲幅。

這股趨勢也連結到台灣的水泥股,尤其是台泥(1101)、亞泥(1102)、嘉泥(1103)也同時在中國設廠,亦享受到中國水泥產業的熱度,台泥在01年時,股價一度跌到7元,最後也漲到60.7元,也創下了7.67倍的漲幅。


兩岸三地產業緊密連結

當第一階段內需行情,由原物料相關個股帶領下,創造驚人漲幅。但為什麼漲幅會如此之大?

其實道理很簡單!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物料需求同時,在中國相關的企業,也都逐一成為國際級的企業,使得總市值也上升為國際級,令股價可以大漲,也帶動了台灣相關個股。


世界級企業,就有世界級股價

美國股神巴菲特入股的比亞迪,由6港幣漲到88.46港幣,漲幅為13.7倍。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市場、汽車市場之後,這些企業,也會逐漸成為世界級的企業,當然股價就會大大反應。


消費通路領先大漲

再看消費通路股,可能是趨勢更為明確的類股,也就是不論中國股市,或者是香港股市的大盤如何調整,股價就是持續向上挺升。

可以預見,當中國GDP不斷上升,甚至超越日本,下一個目標將直指美國的趨勢之下,已有人評估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將超越美國。因此,在內需消費通路股之中,肯定有些企業,會成為世界級的企業,而世界級的企業,肯定會有世界級的股價。

回到台股來看,為什麼潤泰全、潤泰新、藍天、聯強、寶島科等,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漲,所連結的就是中國的消費市場!

尤其人民幣長期必定走升,這些收人民幣現金,甚至擁有人民幣資產的公司,將大有發展空間,就如同第1階段、第2階段中國內需行情所出現的驚人漲幅,進入第3階段的內需行情時,所展現的爆發力可能更可怕!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金雜誌》15期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 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焦點話題:當心,「寶」刀出鞘了
◎封面故事:人民幣悶在壓力鍋裡
◎兩岸人物:葉春榮膽敢對兩岸政府嗆聲
◎乙哥聊天室:我們都有機會成為股神
◎老謝面對面:抓住中國丟出的蘿蔔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