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聖峰:歐債陰魂難散 全球驚魂不斷 ( 財金雜誌 文‧魏聖峰)

像鬼魅般糾纏超過兩年的歐債危機,重創2011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同時嚴重影響2011年歐美採購旺季的需求,不但拖垮歐洲股市,也讓新興市場的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股市表現相形失色。歐洲市場需求因歐債危機下滑,在2012年的確有陷入二次衰退的風險性存在;還有法國、奧地利和英國等重要歐洲國家的債信評等,是否面臨降評風險,仍將影響全球股市表現,但影響性可能逐漸遞減。

歐債風暴應該是過去十幾年來困擾全球金融市場最長時間的單一事件,2011年12月9日歐盟高峰會獲得的六項結論,是長時間能解決歐債危機的方式。在德國與法國主導下,德國人的基本精神被寫入歐盟峰會結論內。德國由日耳曼人組成,是當今歐洲各國中最勤勞的民族,為了達到未來目標,寧可暫時忍耐,只要保持住國家的競爭能力,以求未來國家民族的轉機。


歐盟峰會達成共識

在德國堅持下,堅持不搞美國聯準會那套寬鬆貨幣政策(QE),因為QE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而是要求各國政府嚴格遵守減赤政策,撙節不必要的開支,降低國債壓力。透過歐洲央行印鈔票解決歐債問題,是急就章的解決途徑,不能根本解決歐債的結構性問題。只要各國常年節省開支,國債壓力總有舒緩的機會。

只不過,這項具有日耳曼民族精神的政策,可能會讓未來幾年歐洲各國政府大刪支出和福利津貼,加上歐洲央行已把利率降到1%的歷史低點,影響退休民眾的利息收入,這些現象都將造成未來幾年整個歐洲地區的民間消費支出縮減。在歐洲各國政府紛紛刪減支出,加上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經濟情勢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提高。

由於2011年全球股市大跌,進一步的歐債利空消息固然會衝擊股市,但將會是最後一波跌勢,全球股市有機會在3、4月間築底,最慢4、5月間將有一波強勁的報復性反彈。如果時間能提早,或許有機會提早到3月底強彈。


全球股市Q1築底

當歐美股市築底期間,像道瓊、南韓、印尼、菲律賓等在2011年表現較強勢的股市,有可能續強。金磚四國的股市在2011都表現很差,較好的巴西股市也下跌18.11%,最差的是中國深圳綜合指數下跌32.86%,和上海綜合指數下跌21.68%。中國股市能否在2012年第一季築底成功,對全球股市以及原物料商品行情有很大的指標意義。在ECFA架構下,台股和中國連動關係密切,只要中國股市好轉,台股也會跟著走。中國股市要注意籌碼面供給是否減少(IPO的數量要減少),中國高層人士(下屆接班人)安排問題是否已經完成等因素。

相較於歐洲股市全面大跌,2011年美國股市表現不錯,道瓊工業指數年度上漲6.13%,在已開發國重要指數中表現最好,S&P 500指數當年度上漲0.43%,Nasdaq指數小跌1.48%。聯準會最擔心的房地產市場,在2011年底出現過去4年來最亮眼的數據,這是否代表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復甦,是最令人關切的問題。


美國房地產景氣緩步復甦

美國房地產復甦將可望提高民眾的資產並帶動企業投資,ISM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緩步上揚,且失業率有機會下降。2012年是美國大選年,11月6日投票,歐巴馬總統若想連任成功,就得在政策面做多,以扭轉選民對過去3年景氣不佳的印象。歐巴馬要做的,不僅要降低失業率和失業人數,還需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民眾的收入,才有連任的機會。在執政團隊政策作多下,美股可望有比較好的表現。

雖然2012年美國景氣有機會好轉,但相當緩慢,因為消費者在有限的收入下將維持謹慎態度,這會讓全球股市維持大區間震盪。當然,如果中國股市表現能強勁些,提高全球原物料商品行情的市場需求,對股市將會有正面的挹注力道。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2012理財年鑑》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2012全球飆股換人做
◎財金專欄:18大前後政經形勢波動
◎贏家寶典:龍年大立大破並存
◎房市春秋:商辦產品魅力無法檔
◎兩岸風雲:人民幣國際化不退燒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