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常聽到「大盤走勢」如何如何..,這個「大盤走勢」指的就是「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大盤指數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是國家總體經濟趨勢的一面鏡子。
指數的計算方式
股價指數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所編算出來的。證交所除了編算大盤指數,也編算各類股股價指數,其計算方法都是以樣本中各股票的發行股數當作權數,再乘上股價,先計算出市價總值,再跟基期比較以算出指數。台灣大盤指數是以1966年的股票市值為基期(設定為100點)。
計算公式是:當期總發行市值/基期×100
大盤指數除特別股、全額交割股及上市未滿一個月的股票外,其餘皆包含在採樣中。由於股價指數是以發行股數加權計算,所以股本較大的公司對指數的影響會大於股本較小的股票。比方說台積電(股本2562億)漲1元對指數的貢獻度就遠超過茂迪(股本24.9億)漲1元的貢獻度。以2009年2月4日大盤指數4390點為例,台積電佔權值18.8%,等於台積電上漲1%,台股就上漲4390×1%×18.8%=8.25點。
投資人在看盤的時候,除了觀察「大盤指數」走勢外,也可以參考「產業分類股價指數」。顧名思義,這個分類股價指數採樣樣本僅限於某一種產業。證交所目前所編算的產業分類股價指數計有水泥窯製、食品、塑膠化工、紡織纖維、機電、造紙、營造建材、金融保險等分類股價指數。另外,媒體上常聽到的「台灣50指數」又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國內股市總市值(期末股本×股價)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為採樣的加權股價指數。
為什麼要編列「台灣50指數」?
因為大盤指數的採樣是全部的上市公司,其中有很多是交易量極低體質也不健全的公司,為了健全金融體系也考慮到避險投資人的要求,所以有了台灣50指數。而這個指數的成份股也不是永遠不變,證交所每一季都會由獨立委員會進行審核並進行調整以貼近市場。投資人可以上證交所網站找到最新的台灣50指數成份股。此外,證交所還有「台灣中型100指數」它的成份股是依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第51名到第150名共100檔股票作為成份股。
舉足輕重的權值股
股價指數是由許多股票的價格以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這些股票均稱之為是該股價指數的「成份股」,在成份股中,佔股價指數權值較重的股票,稱之為「權值股」。以2009/2/4的大盤指數為例,前五名的權值股分別是:台積電、鴻海、中華電、台塑、宏達電。
光是以上五檔的權重總和就佔大盤指數的40.07%。因此,指數要大漲,權值股上不上漲的影響很大,所以英文的權值股就是weighted stock,也就是「具有份量的股票」。因為權值股股本大,適合資金大的主力進出,一般外資的資金部位都不小,所以當外資購買台股時喜歡買權值股控盤。一方面股本大進出容易流通性高風險相對低,不會有小型股容易鎖死的情況,二方面也可以期貨、現貨賺兩邊。所以,當外資大買權值股時也常被解讀為股市真正要起漲的時候了。此外,當股市遇到重大利空消息打擊時,各產業的龍頭股與權值股也是政府護盤的重點,當然,保守的投資人也偏愛權值股,雖然漲不容易大漲,但跌也不容易大跌。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