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零接觸商機 小吃攤行動支付5年成長25倍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日電 (2024-06-01 13:12:58)

台灣素有「美食王國」之稱,傳統商圈、夜市攤販更是臥虎藏龍,不乏米其林推薦的好味道。不過數位經濟時代來臨,疫情又催化零接觸商機,主計總處調查顯示,小吃攤是各類攤販中,最積極投入數位化,且提供行動支付的攤販數5年成長25.5倍。

菜市場此起彼落的吆喝聲、夜市裡人生鼎沸的煙火氣息,是台灣庶民經濟的最佳寫照,攤販雖然經濟規模小,但在民眾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定角色。

主計總處為了掌握台灣經濟、產業發展全貌,除了工商業普查,每5年也會進行攤販調查,了解攤販經營現況。最新公布的「攤販經營概況調查」顯示,受到疫情催化民眾消費習慣改變,網購、外送平台興起等因素,112年6月底,攤販共計23.3萬攤,和107年相比大減23.95%,也創統計以來最低水準。

主計總處官員直言,這20年來,網路購物快速發展,109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又扮演催化劑的角色,當時基於公衛考量,零接觸商機持續發酵,加速消費習慣轉變,外送平台趁勢崛起,網路購物也更普及,均衝擊攤販生存,這樣的背景下,投入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主計總處統計,112年6月底,投入營運數位化的攤販共計2萬8512攤,占全體攤販的12.22%,較107年增加8.46個百分點;各營業類別中,又以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投入營運數位化比率最高、達15.95%。

進一步觀察小吃類攤販,投入數位化者共計1萬9957攤,其中提供行動支付者6460攤,透過美食外送等網路銷售者6939攤,5年間分別成長25.5倍、3.5倍。

「疫情還是最重要的因素」,主計總處官員解釋,小吃購買的頻率高,如果店家能夠提供更方便的支付方式,對消費者是加分項目,再加上疫情期間,零接觸商機盛行,餐飲業紛紛與外送平台合作,攤商便順勢投入數位化。

而生鮮食品類營運數位化程度相對較低,比率僅3.75%,主計總處官員直言,這不是太意外的結果,畢竟民眾購買生鮮食品,還是傾向實體挑選,看看蔬果品項好不好,水產品是否新鮮。

不過主計總處官員補充,數位化是社會趨勢,調查員訪視攤販時,發現即便生鮮攤販,部分也開始透過經營line帳號等方式,以更多元的管道與消費者接觸,這也是營運數位化的表現。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