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憂國銀中國業務 金管會:海外拓點分散風險可控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26日電 (2025-03-26 14:13:37)

總統賴清德日前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多位立委關心國銀在中國的曝險與後續營運。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國銀嗅覺敏銳,據點有機會也都分散到海外不同地區,台灣金融業都做出很好的調整。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則說,國銀整體風險可控。

多位立法委員也關心,美國川普政府稱對美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為「骯髒15國」(the dirty 15),對國銀的影響。莊琇媛說明,目前國銀在海外曝險占國銀總資產約2成,國銀總資產約72兆元,約19兆元是海外曝險,而海外又分散在每個國家、各個產業。她說,目前國銀曝險最高前3大為美國、中國和日本,針對骯髒15國的疑慮,國銀整體風險可控。

彭金隆今天上午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去年第4季底止,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總額降至新台幣9279.2億元,年減少1234.1億元,年減11.7%。其中銀行業曝險金額為8516億元、保險業646億元、證券期貨投信業117.2億元。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表示,國銀對中國曝險逐年下降可喜可賀,但金管會在計算上有黑數,像是遺漏影子銀行、國銀子行等統計。彭金隆回應,國銀對中國曝險持續下降,但其他業態公司、授信業務也都有相關規定。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賴總統將中國視為台灣境外敵對勢力,目前台灣在中國共有16家銀行、87家子分行或辦事處,金管會提出措施緊鎖國銀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則提出,國銀是否持續在中國發展。

彭金隆說明,國銀嗅覺敏銳、感受到機會分散到不同地點,國銀對中國投資減少,跟隨產業和廠商移動到南向國家、澳洲、歐洲和美國。他強調,台灣金融業都做出很好的調整。

彭金隆表示,公司內部都有內控機制,兩岸互設銀行據點,金管會對於銀行監理是以風險管理為架構,而風險也是動態的。對於金融機構境外營運模式都有監控,不會特別針對某地區。

莊琇媛補充,國銀海外分行數中,中國位居第4大,目前共16家銀行、25家分行與5個子行,大部分聘雇當地員工,台灣員工約100多人。
成交量排行 / 成交價排行 / 漲幅排行 / (看全部)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幅 成交張
世芯-KY 2950.00 +100.00 +3.51% 2,698
大立光 2395.00 -75.00 -3.04% 445
祥 碩 1930.00 -110.00 -5.39% 510
川 湖 1825.00 -75.00 -3.95% 1,142
緯 穎 1755.00 -90.00 -4.88% 2,285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086.20 -1,265.87 -1.50%
以太幣ETH 1834.99 -60.56 -3.19%
瑞波幣XRP 2.18 -0.02 -1.10%
比特幣現金BCH 304.84 -2.62 -0.85%
萊特幣LTC 86.41 -0.99 -1.13%
卡達幣ADA 0.681033 -0.02 -3.47%
波場幣TRX 0.229875 0.00 -1.05%
恆星幣XLM 0.271227 0.00 -1.1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