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跨界融入生活成主流 (2015-01-23 財訊快報 【文/黃俊超】)
從交通工具、電信再到網路,透過科技演進突破了地域與時間隔閡,而持續進化的網路基礎布建與升級,再度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預期下一步的延伸,仍是如同於輝煌卻短暫的NOKIA經典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驅使科技打破生命的藩籬,連結人類與物品之間,物聯網的世界終將到來。
物聯網、海量資料絕對是主流蘋果的賈伯斯與阿里巴巴的馬雲,是近年引領科技融入生活的「KEY MAN」,對提升生活便利性的貢獻無庸置疑。套用馬雲曾提出的概念,「我們崇拜的是建設性的破壞,而不是破壞性的建設」,切割與分化無助於社會發展,然而在互聯網的新世界,崇尚開放、分享、責任與全球化,卻能夠創建新的商業文明體系。
馬雲說,建設性的破壞核心在於「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任何新事物都須經過千錘百鍊,與長時間培育及完善。不論互聯網或物聯網,經過資訊累積,與時間相互堆疊形成海量資料(Big Data),再透過雲端分析與運算,不僅止商業行為,雙向交流使物品或機器根據記憶擁有人工智慧,打破原有生態模式。
建設性的破壞近年特別興盛,以建構在網路與智慧手機普及率大幅度且迅速提升為基礎作例子,手持裝置取代且無縫接軌了NB與功能性手機,除了升級為萬能遙控器,與電視共同構成智慧家庭核心,也可與各式各樣穿戴裝置相互連結,還可跨界朝向金融、醫療、車用等多重領域。
行動裝置興起,不僅中斷了微軟與英特爾獨霸時代,也造就蘋果、Google崛起壯大,三星、聯想、小米伺機而動。又如過去台廠崛起與以硬體為核心有密切關係,然軟實力與中國品牌抬頭,看似台廠危機四伏,不過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迅速發展,建設性的破壞延續著,或又是另外一次危機化為轉機的開端。
回到台股來看,過去習慣以傳產與電子將台股分成兩大區塊,市場給予的本益比也大不相同,而在建設性的破壞演進下,電子中的傳產股向下沉淪,肇因於技術或本身等種種原因,遭到邊緣化甚至淘汰命運,相對地,也出現了差點被遺忘卻翻身而起的傳產股,利用新科技創造新應用,開拓出更高的附加價值。
跨界應用 產品百花齊放遙望美、中如日中天的企業,蘋果從原本的封閉式3C廠商走向平台,從itunes、App Store到正開始推廣的Apple Pay;Google也不甘於只是網路廣告霸主,研發為人所熟知的包括Android、無人車、穿戴裝置等,中國的小米在智慧手機竄起後,也開始朝向智慧家庭發展,「跨界」很有機會成為帶動台廠成長的下一步。
「隔行如隔山」形容各領域、專業之間,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隔行不隔理」則是各領域雖各有特點,但是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有共同規律可循。每個輝煌都將是未來的傳統產業,若是可以跟上科技演進的腳步,透過異業結盟,則可望打破原有的僵固性。誰說醫生不能當市長,天龍也能成為醫龍!
科技跨向其他產業或異業結盟,都可賦予原本的物品或機器新的生命,例如這兩年很夯的汽車電子走向自動駕駛,衣、鞋、帽甚至皮帶等身上所有的主配件,產品導向穿戴裝置或機能性,醫療設備則走向尖端高階,傳產與科技的界線逐漸模糊,而這正是台廠的最強項。國際品牌大廠能夠創造潮流,台廠總至少能扮演最佳綠葉。
大者恆大的世界依舊存在,能夠持續存活的企業絕對都是充滿活力,預期將可分為兩大類,最強大的是不僅提升研發與創造力外,並展現跨界應用能力的公司,如Google與蘋果;而另一類則是持續專精、技術領先地位的公司,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就是最標準的例子。(全文未完)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理財年鑑》201501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edm/20150123_05NAP/index.html訂閱;內有當期更多精彩的文章
◎封面故事:跨界投資領頭羊
◎老謝開講:尋找大成長股的戰略
◎焦點產業:網通、光通訊成長態勢確立
◎國際瞭望:全球央行感受到蝴蝶效應
◎資產配置:加碼股票及利差型債市
◎中港專區:中國人行雙箭齊發
【最新活動看板】請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活動訊息
◎產地新鮮直送日本青森蜜蘋果
◎先探贏家APP新上架文章收藏一次滿足
◎財訊快報2015理財年鑑全省熱賣中
◎品牌故事說不如演影音新力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