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訂單回升 記憶體模組衝鋒 (2023-04-06 理財周刊 文.高適)



全球政府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成為穩定今年經濟的重要支柱,只要民眾消費支出不要大幅滑落,市場所擔憂的衰退就不見得真會來臨,資金進行的衰退交易主軸勢將隨之調整。未來消費及零售等經濟數據將牽動市場對衰退的預期變化,對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影響性將加大。

消費者信心暫不受金融危機影響

華爾街巨頭高盛帶頭唱衰美國消費力,表示已有多項消費支出調查數據證明三月上旬消費支出放緩(包括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的支出數據)。其主要看壞美國消費的理由為政府計劃從三月開始削減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的福利津貼,可能會影響數百萬美國人的消費。第二季學生貸款暫停償還期將結束,預估八月底前有四千五百萬人將開始償還貸款。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預估,無法延期償還的學生貸款的人平均每月的還款金額為393美元,換算每月影響金額達177億美元,可支配所得受到限縮。另相較去年同期,美國政府納稅退款金額減少,部分原因來自納稅人收入減少所致,同樣會造成可支配所得減少。

市場也多認為,矽谷銀行破產所衍生的問題最終會為消費帶來更大的影響,三月消費支出就會開始放緩。

但根據美國經濟評議會(Conference Board)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數據截至三月二十日,矽谷銀行破產一周後),美國三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104.2,優於市場預期的101,高於前一個月的103.4,主要反映消費者對六個月前景的預期指數由前一個月的69.7上升至73,顯示消費者信心尚未受到近期金融危機或信貸緊縮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未來六個月計畫減少在遊樂園及餐廳等非必要的服務銷售支出,增加醫療保健及汽車維修等必要性支出,或許會為火熱的服務業勞動市場供需帶來變化。

美國民眾超額儲蓄尚未用盡

目前支撐美國民眾消費支出的底氣仍來自疫情期間政府補貼所創造的超額儲蓄,截至今年初美國民眾超額儲蓄規模雖已從2021年年中高峰的2.4兆美元,降至1.2兆美元,即使保守一點預期也還能再支撐消費六至八個月,表示第四季前美國人口袋裡仍有錢可花。

而過去花掉的1.2兆美元超額儲蓄,主要流向服務消費領域,其次是用來償還信用卡費,舒緩債務及付息壓力。

除了美國短期出現大量失業,否則超額儲蓄仍會繼續支撐民眾的消費支出。

美國零售聯合會(NRF)預估,受惠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工資成長及疫情期間積累的超額儲蓄,美國第一季消費者支出將保持良好,預計全年零售銷售成長4%〜6%,年增幅略低於去年的7%,但仍高於疫情前的3.6%。假使NRF預測正確,美國經濟要見到衰退的機率就低了。

面板、PA營運率先步出谷底

只要終端消費動能不減,已歷經長時間庫存調整的各類電子元件,在電子品牌廠新品備貨需求帶動下,或多或少均會出現庫存回補需求,成為推升電子元件廠營運步出谷底的重要力量。
例如最早進入庫存調整循環的面板產業,第二季出貨量將開始明顯觸底回升,景氣復甦領跑整個電子產業。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80期,2023.04.07出刊。

※理財周刊1180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阿里巴巴一拆六
◎封面故事>PA訂單回升 記憶體模組衝鋒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安居首都 臺北衛工處堅持永續水治理
◎全球理財觀>全球股市利空中頻頻走高
◎理善大家來>理善藝聚X綠之園 兔給樂行動美術館
◎藝饗新視界>疫情中匍匐前進的造夢者——隨機觸發Random Trigger
◎新聞熱線>信義特區定錨效應 世代藝所豪宅掀話題
◎新聞熱線>第21屆金擘獎徵選活動3月31日開跑
◎新聞熱線>芳彬建設繼芳彬撰 至善琚再獲好口碑
◎房市觀察>從爛尾樓檢視履約擔保機制對購屋權益之保障
◎AI智能交易>景氣低迷就是大好機會
◎房市放大鏡>央行利率連五升 對房市後市影響
◎理周書摘>保險選這三種!! 用最低成本獲得最高保障打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藍燈買股票 紅燈數鈔票( 2023-09-27 理財周刊)
葉倫鞠躬銷美債( 2023-07-13 理財周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