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台新金選項 新光吳東進積極探詢其他買家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9日電 (2024-05-29 14:09:29)

新光金2023年經營權易主後,日前決議重啟與台新金合併評估,但據了解,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近日接觸台新金以外潛在買家,希望探詢各種可能性,思考有無除了台新金以外的其他選擇,以爭取股東及公司利益。

週刊報導,新光金創辦人暨大股東吳東進近日在市場積極尋覓潛在買家,並曾接觸國泰金、富邦金及中信金,拋出合併新光金提議;國泰蔡家及富邦蔡家已婉拒,但中信金未排斥合併,讓雙新併可能性出現變數,引起高度矚目。

中信金今天表示,針對市場個案傳聞,公司一概不予評論。被點名的富邦金及國泰金雙雙表示,不回應市場傳言,新光金發言體系也表示不評論。

據了解,2022年,即前一次新光金及台新金進行合併可行性研究時,吳東進及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雙方對換股比例計算基礎即有歧見,吳東亮方提議換股比例以市價為基礎,吳東進方認為應以淨值為基礎,最後導致合併案邀約無疾而終。

2023年新光金「改革派」股東取得吳東亮支持,拿下新光金經營權,近日推進與台新金重啟合併評估,據悉,吳東進並不反對合併,但希望探詢各種可能性,站在股東及公司利益立場上,思考有無除了台新金以外的別種選擇,不預設合併對象,因此近日確實有接觸台新金以外潛在買家,名單則不得而知。

今年5月17日,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睽違逾17年重返中信金董事會,以仲遠投資法人代表身分出任中信金董事。中信金今年先後傳出評估合併京城銀及新光金,雖中信金從未評論市場傳聞,但資產規模居國內金控第3大的中信金,是否會透過併購問鼎金控業龍頭寶座,受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金控業今年首季財報,中信金資產規模逾新台幣8.37兆元,僅次於國泰金的13.08兆元及富邦金的11.52兆元,若中信金合併資產規模居金控業第4大的新光金,資產規模將躍進至近13.46兆元,直接坐上金控業龍頭位置。

若新光金與台新金推進合併,二家金控合計資產規模將逾8.28兆元,排名仍居第4,但將相當逼近中信金資產規模。

金控業高層認為,無論新光金花落誰家,潛在買家首要評估的是身為壽險型金控的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RBC(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加上國內壽險業2026年將接軌IFRS 17及ICS,新壽有高度急迫的強化資本需求,潛在買家應會將其與預期併購可達到的綜效一併衡量。

第二則是主管機關金管會態度,金管會先前數次強調,新光金現在儘速增資新壽最重要,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23年6月更公開表達,新光金當務之急是新壽增資,不認為現階段是談論合併適當時機。對於新光金經營層再提併購以解決經營困境的作法,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如何表態,亦將是牽動潛在買家意願的重要關鍵之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