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接台積董事長 日經亞洲:地緣政治成最大挑戰中央社台北3日綜合外電報導 (2024-06-03 21:18:56)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明天將正式接任董事長。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報導,過去6年裡,魏哲家帶領台積電面對前所未見的成長與發展,未來他將面臨地緣政治等3項重大挑戰。

日經亞洲表示,魏哲家於2018年出任總裁以來,半導體從科技供應鏈的一環轉變為美中競爭關鍵戰場。與此同時,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引發的空前晶片短缺,導致主要經濟體為強化供應鏈韌性,紛紛將晶片製造引入國內。

這些趨勢讓台積電成為鎂光燈焦點。這家輝達(Nvidia)、蘋果(Apple)、超微(AMD)和高通(Qualcomm)的長期供應商不再只是一家成功的晶片製造商,同時也被視為關鍵地緣政治資產。

隨著重要性大幅提高,台積電也迎來大幅成長。

過去6年裡,台積電市值暴增近2倍,截至5月28日,台積電市值高達22.4兆元。同一時期,儘管全球經濟走下坡,台積電的營收和淨利也翻了超過1倍。

然而,為持續領先美國的英特爾(Intel)和韓國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台積電必須投入龐大資本。台積電2023年資本支出從2018年的108億美元,提高至304.5億美元,甚至超越台灣的國防支出。台積電2023年的研發支出也從2018年的28億美元,提高至58億美元。

報導指出,魏哲家明天接下董事長後,將面臨一連串新舊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遠超過他個人所能掌控,那就是「地緣政治」。

前台積電高階主管告訴日經亞洲,「地緣政治仍然是公司領導者始終需要應對的主要不確定因素和關鍵任務之一。這無疑是一項艱巨任務。」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台積電所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都來自政治,包括「前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會贏得今年的總統大選、是否會有新的地緣政治影響因素,以及美國對台灣晶片產業或台積電的態度為何」。

川普過去曾以台灣在先進晶片製造的高市占率為由,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生意」。

魏哲家面臨的第2大挑戰則是台積電本身的成長。台積電現有的員工人數已從2018年的4萬8000人,成長到7萬6000多人,員工也比以往更為多元。

第3大挑戰是整個晶片產業面臨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全球晶片大廠為追求更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致力縮小電晶體面積的同時,也開始探索更先進的方式,以創新方式整合連結晶片。

魏哲家就任總裁初期,台積電大多數的生產製造都集中在台灣,但近年台積電展開空前的全球性擴張,首度在日本和德國成立生產據點,並在美國興建20年來首座先進晶片廠。

曾和魏哲家共事的前台積電主管告訴日經亞洲,魏哲家

個性謙卑,但有不服輸的強大意志。

他也以擅長處理與蘋果等重要客戶的關係著稱。據晶片業界人士,魏哲家的做法是,他從不過度承諾,但總是交出超乎客戶預期的成果。

一名曾和魏哲家打交道的台積電客戶告訴日經亞洲:「即使是在討論訂價這樣緊張嚴肅的議題,他也能營造出輕鬆的氣氛…我們都喜歡和他共事。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