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推動淨零轉型亦為我國重要政策目標。為此,漁業署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於12月19日攜手舉辦113年度「海洋碳匯量測技術研討會」,邀請農業部及國內大專院校的海洋碳匯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濱海藍碳量測技術」、「海洋棲地藍碳量測技術」及「海洋藍碳復育技術」三大主題,由6位學者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並由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莊老達司長專題分享「我國農業部門淨零排放策略與科研進展」。研討會共120餘人參與,活動圓滿成功。
藍碳是指存在於紅樹林、鹽沼及海草地等海洋棲地中的碳匯,因其碳吸存能力顯著,受到全球關注。根據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的研究,藍碳的碳匯能力約為森林的1.5至2.5倍,每年可貢獻約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展現出極大的減碳潛力。
研討會的首場議程專注於濱海藍碳的量測技術。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指出,海草床在固碳中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但復育地點的選擇至關重要,應優先考量曾有海草分布的棲地,以提高復育效率並最大化碳匯效益。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李孟洲則指出水產養殖產業在碳排放與減碳技術上的發展較為緩慢,因此建議未來應加強碳捕捉與移除技術的應用,以實現產業減碳目標。
在海洋棲地藍碳量測技術的討論中,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陳宗岳透過分析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進而深入探討有機碳儲量與底棲藻類的碳匯貢獻,並與日本的相關方法學進行比較,為國內藍碳技術提供國際參照。而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則分享了臺灣各海域碳匯基線數據的調查成果,強調四季變化對碳匯能力的影響,為後續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研討會最後,專家們聚焦於海洋藍碳復育技術,針對快速消失的海草床提出復育對策。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技工冼宜樂分享復育工作的實踐經驗,並展示了多項復育行動的成果;而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任昊佳教授則以「人工海藻造林與深海碳封存」為題,剖析了養藻固碳技術的可行性與潛在應用價值,展現未來技術結合自然復育的無限可能。
海洋在碳吸存與氣候調節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若能有效量測、量化與釐清影響碳收支因子,將有效協助提升海洋藍碳的碳匯量。本次研討會匯聚相關部會、產官學界的力量,全面展示國內海洋碳匯執行科技計畫的進展與成果,期盼凝聚共識,共同推動藍碳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首圖為與會人員(左起)陳宗岳副教授、洪慶章教授、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張錦宜所長、李紅曦科技司長兼代理院長、王茂城署長、莊老達司長、陳汾蘭組長。圖/主辦單位提供)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