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網路安全趨勢與挑戰 如何應對AI與量子計算衝擊?star4038 (2025-01-28 10:20:59)




隨著數位化發展加速,2025年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2大關鍵趨勢,將大幅改變網路安全的防護策略: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這些技術在提升防禦能力的同時,也為攻擊者開辟新途徑,進一步改變企業與機構的網路安全需求。隨著攻擊手段日益高端,2025年企業需要更加警覺,並做好充分準備,應對日益升級的風險與挑戰。編譯/Cynthia


隨著數位化發展加速,2025年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2大關鍵趨勢,將大幅改變網路安全的防護策略:人工智慧量子計算。這些技術在提升防禦能力的同時,也為攻擊者開辟新途徑,進一步改變企業與機構的網路安全需求。隨著攻擊手段日益高端,2025年企業需要更加警覺,並做好充分準備,應對日益升級的風險與挑戰。


[caption id="attachment_160555"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隨著數位化發展加速,2025年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圖/123RF)[/caption]


2025年網路安全的新挑戰


到2025年,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將持續在網路安全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企業快速辨識新型攻擊並提供精準的預測分析。然而,攻擊者也開始運用AI與ML來提高攻擊的自動化和效率,這使得防禦更加複雜。特別是小型企業與醫療機構,由於無法負擔最新的防護技術,成為攻擊的目標。此外,量子計算的崛起將使現有的加密技術面臨威脅,這對企業資訊安全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更多新聞:量子計算技術不斷革新 正在重塑「金融業」運作方式


2025年網路安全的主要威脅


釣魚攻擊長期以來都是網路安全最大的威脅之一,而隨著社交媒體和AI技術的進步,這些攻擊方式變得更加精細和高效。根據2024年報告,釣魚攻擊和認證盜竊事件在製造業、金融業和醫療領域急劇增加。AI技術使攻擊者能更自動化地運用個人資料進行社交工程詐騙,增加防範難度。隨著勒索病毒的普及,這些攻擊手法甚至可能與資料竊取等其他威脅合併,對企業造成重大損害。因此,2025年網路安全的防護重點之一是強化量子抗性加密技術,確保能夠抵禦未來的加密破解攻擊。同時,企業也應加強身份基礎的安全措施,如生物辨識技術,以減少深偽(Deepfake)技術和身份竄改帶來的風險。


2025年企業網路安全策略


企業在面對2025年網路安全風險時,必須加強風險管理,並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基礎的網路安全措施,例如多因素認證(MFA)和強密碼管理,是防止未經授權存取的有效方式。企業領導階級應定期檢視和更新安全政策,確保防護措施隨著科技進步而更新。同時,具備足夠的網路安全專業知識,能幫助企業應對AI和量子計算所帶來的挑戰。在這個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必須密切關注量子計算技術的進展,並做好準備應對可能的安全風險。希望2025年每間企業與使用者都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網路安全,克服挑戰。


資料來源:Forbe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2025網路安全趨勢與挑戰 如何應對AI與量子計算衝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成交量排行 / 成交價排行 / 漲幅排行 / (看全部)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幅 成交張
世芯-KY 3590.00 -20.00 -0.55% 2,297
大立光 2735.00 +65.00 +2.43% 826
祥 碩 2190.00 +20.00 +0.92% 389
緯 穎 2090.00 +45.00 +2.20% 1,719
嘉 澤 1785.00 -- -- 1,051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5796.52 -1,783.97 -1.83%
以太幣ETH 2749.03 55.47 2.06%
瑞波幣XRP 2.65 -0.11 -4.04%
比特幣現金BCH 327.64 -5.17 -1.55%
萊特幣LTC 122.13 -11.72 -8.75%
卡達幣ADA 0.809652 0.03 3.65%
波場幣TRX 0.243310 0.01 2.48%
恆星幣XLM 0.337195 -0.01 -3.3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