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年觸及美匯率報告2標準 反映台灣經濟結構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6日電 (2025-03-26 14:11:33)

美國財政部預計4月發布匯率政策報告,央行報告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貿易順差與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的2項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但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良好,未來持續就總經與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天邀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就「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央行今天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對其鉅額且持續的貿易入超國,除可透過匯率政策報告施壓他國以調整美國貿易入超,也可援引多項美國國內法進行貿易報復以保護其國內產業,更可啟動貿易談判以維護其利益。

央行報告指出,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4月與10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評估主要貿易對手國是否操縱匯率。美國匯率報告3項標準,一為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二為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3%;三為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逾2%,且12個月中有8個月以上為淨買匯。

至於台灣在美國匯率報告狀況,央行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前2項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這2者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

報告指出,2019年以前,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均未觸及美方第1項檢視標準;不過2017年川普上任迄今,美中貿易爭端持續升溫、疫情與美方資安需求考量,使得美國對台灣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大幅增加,導致2020年迄今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並觸及此項檢視標準。

央行表示,台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居高,如2024年比率為14.3%,雖觸及美方檢視標準,不過這也反映美國對台灣科技產品需求劇增,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的結構性問題;這項觀點也獲美方理解。

央行指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期間央行分別淨賣匯130億美元、27.7億美元與164.2億美元,都未觸及美方第3項檢視標準。

央行強調,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匯率政策目的是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及金融穩定,從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

央行指出,跟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向來順暢且成效良好,未來雙方將在良好互動基礎上,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進行溝通。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197.04 -1,155.03 -1.37%
以太幣ETH 1837.77 -57.78 -3.05%
瑞波幣XRP 2.19 -0.01 -0.64%
比特幣現金BCH 304.97 -2.49 -0.81%
萊特幣LTC 86.29 -1.11 -1.27%
卡達幣ADA 0.680513 -0.03 -3.55%
波場幣TRX 0.230855 0.00 -0.63%
恆星幣XLM 0.271658 0.00 -1.00%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