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去年本港私宅轉手平均賺24.2%創十五年低 利嘉閣:過往長期逾90%轉手獲利比率不復存在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2025-02-12 15:45:22)

據利嘉閣整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去年本港23,318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賬面獲利個案共15,581宗,佔比達66.8%,較2023年的81.8%再跌15個百分點,連跌六年,創自2008年以來的十七年新低。至於每宗私宅轉手平均賺幅同步連跌六年,僅得24.2%,按年大幅回落21.9個百分點,為自2010年來的十五年最少。

該行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去年市況大起大落,而樓市撤辣後已全面改變市場生態,過往十多年的長期逾90%轉手獲利比率已不復存在。

陳海潮解釋,近年樓市先後受疫情及高息環境衝擊,而去年當局更加全面撤辣,並放寬七成按揭,將樓市及樓價走勢的主導權交回市場自由運作,故去年不論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均進一步急跌,回復未有辣招政策制肘下的波動情況。當中去年平手登記的個案有162宗,佔比按年微降至0.7%;而虧損個案則高達7,575宗,佔比由2023年的17.4%大增15.1個百分點至去年的32.5%,可見蝕讓情況急速擴大,料與樓市辣招鬆綁後,出現更多蝕讓套現所致;至於獲利1倍或以上者減少7.5個百分點至29.4%,去年共錄得6,848宗,但仍是佔比最多的獲利幅度分布。

陳海潮提及,隨著市況反覆及樓價持續回落,去年銀碼介乎401萬至600萬元的物業明顯跑出,成為最主要的買賣對象,共錄得4,848宗獲利登記,而其獲利成功比率亦達最高的69.4%,惟按年跌11.7個百分點;而在部分換樓客入市支持下,801萬至1,000萬元物業獲利比率排第二,達67.5%,共有1,796宗;至於1,001萬至1,200萬元物業則排第3位,達67.4%,共有834宗獲利登記。至於,若以全港三區計算,去年以港島區之獲利比率最高,達68.9%,但按年跌12.7個百分點;而新界及九龍區則分別處於67.2%及64.7%的水平。

陳海潮預計,踏入2025年,樓市走勢仍然波動,樓價料亦表現反覆,業主在沒有辣稅綑綁下,賣樓套現的靈活度大增,故預期今年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將維持相應波動的情況,惟冀下半年在市況轉穩及全年樓價仍有機會靠穩微升5%支持下,料2025年轉手獲利比率可以微增至處於七成水平,而平均賺幅也望微升至26%。(js/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034.16 -1,317.91 -1.56%
以太幣ETH 1832.71 -62.84 -3.32%
瑞波幣XRP 2.16 -0.04 -2.00%
比特幣現金BCH 306.67 -0.79 -0.26%
萊特幣LTC 85.95 -1.45 -1.66%
卡達幣ADA 0.674514 -0.03 -4.40%
波場幣TRX 0.230388 0.00 -0.83%
恆星幣XLM 0.268733 -0.01 -2.0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