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歷經三度羈押攻防再度遭到關押。日前檢方偵結起訴求刑28年半已掀波瀾。尤其總統府資政謝長廷公開質疑起訴書「證據薄弱」、「與論審判」,在綠營內引起不小漣漪,擔心“傷人七分自損三分”,除了司法公信力可能陪葬,對綠營的政治效應也不容小覷。
謝長廷公開質疑起訴書的證據力,指出柯文哲收賄的證據薄弱,此言論引發民進黨內部反彈與憂慮。許多黨內人士認為,檢方未能找到明確的金流證據,使得社會對柯案標籤化為“政治辦案”的現象持續擴大。這種耳語在基層迅速發酵,不僅對綠營基層服務形成壓力,也對民進黨的形象構成威脅。
柯案是台灣首位在野黨主席遭到起訴案件,政治效應無可避免,司法應更加秉公小心處理。柯文哲曾經締造的群眾魅力無庸置疑,儘管支持者逐漸脫隊,但涉嫌貪汙一旦被貼上政治辦案標籤,恐將成為內部團結的催化劑。政治追殺氛圍也將進一步強化民眾黨支持者的向心力,並為藍白兩陣營找到共同反擊執政黨的最大公約數,壓縮民進黨的政治空間。
民調顯示,民眾對柯案的看法一方面認為柯文哲涉貪,另一方面也認為民進黨政治力介入。因此即便柯文哲人設盡毀,傷心的小草回頭,恐怕也難轉向留下政治迫害印象的綠營懷抱。此外,已經有綠營民代反映,開始接收到有關北檢金流證據力不足的質疑,基層民代在選區內的壓力倍增,凡此種種都將成為民進黨無法迴避的挑戰。
柯案影響顯然已超越司法層面,對民進黨而言,政治後座力正逐漸顯現。若不能小心翼翼恪守司法中立,即便以肅貪之名擊潰柯文哲,不但小草不回頭,中間選民恐怕也將鬆動,落得偷雞不著又蝕了米。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