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的下個戰場機器人 (2024-05-23 先探投資週刊 文/莊家源)



在今年三月舉行的GTC大會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展示了多款人形機器人,同時公布了Project GR00T計畫,透過全新的運算平台Jetson Thor結合最新架構的AI晶片Blackwell、與專為機械手臂設計的基礎模型Isaac Manipulator、以及用於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AI視覺辨識Issac Perceptor,提高機器人對於人類行為的認知能力,進而執行複雜任務,並增進人機互動的自然性。Digitimes認為隨著AI、感測器、材料等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加上勞動力短缺影響,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未來五~十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爆發性成長,預估至二○三五年將創造近二六○億美元的產值。

機器人發展五大趨勢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機器人的裝置量創下約三九○萬台的新紀錄,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預估為六二.二萬台、年增四.九%,其中亞洲仍為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其次為歐洲與北美,IFR認為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聚焦在五大趨勢,分別為AI與機器學習、協作機器人應用、移動機械手臂、數位孿生與人形機器人。

受到機器人技術持續提升,感測器、視覺技術和智慧夾爪的快速進步,與生成式AI的出現開啟了新的解決方案,再加上兩隻手臂和兩條腿的人形設計,使機器人能夠在工作環境中表現得更靈活,另外透過數位孿生的技術,可以使用真實世界的數據,來運行模擬並預測可能的結果,因此可以對其進行壓力測試和修改,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

近期中國工信部公布了二○二五年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的詳細目標,工信部認為人形機器人可能會成為另一種顛覆性技術,類似於PC或智慧型手機,這可能會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

以目前主要的人形機器人來看,主要有美國與中國兩大陣營,其中波士頓動力在二○一三年推出採用液壓動力的Atlas人形機器人,過去十年在移動能力上可謂為人形機器人的典範,而今年四月波士頓動力宣布液壓版Atlas退役並推出新一代電動版Atlas,大幅縮減體積、重量與保養成本,且安全性與靈活度更勝以往,可見電動化人形機器人為大勢所趨,電動版Atlas也預計在明年導入現代汽車(Hyundai)工廠場域進行試驗。

人形機器人具成長潛力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二○二一年首次公開Optimus機器人計畫,並於隔年發表Optimus機器人原形,去年底再發表Optimus Gen 2,新款的Optimus重量比上一代輕了十公斤,行走速度快了三○%,移動方式也更加自然、平衡和精確,預計在今年底導入Tesla電動車產線進行試驗,執行長Elon Musk也在X社群平台上透露,新款Optimus人形機器人最快將在明年底上市。(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01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世芯促成IP股反彈在望?
◎特別企劃:國際機器人產業鏈 各有專精
◎國際趨勢:日股七武士 媲美華麗七雄
◎中港直擊:外商捨不得陸車市這塊肥肉
【最新活動看板】
◎先探i投資YouTube開播了
◎加入先探Telegram掌握第一手投資情報!
◎跟著生技女王腳步,奠定生技產業基本功
◎【先探講座】朱家泓、林穎 師徒聯手教戰
◎【先探講座】朱家泓 股市當沖必殺技
◎先探一年52期送全聯禮券500元
◎先探1季13期送獨孤求敗:順勢而為.贏在加碼
◎2024財富投資寶典 財訊快報理財年鑑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設備廠加快獲利節奏( 2023-02-06 先探投資週刊)
謝金河:台灣選後投資大格局( 2024-01-18 先探投資週刊)
謝金河:透視龍年投資新格局( 2024-02-22 先探投資週刊)
微軟市值龍頭 輝達威脅蘋果( 2024-05-30 先探投資週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