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讓彼得林區不再遺憾 ( 財金雜誌 文◎林哲良)

身為一個台灣投資人,何其有幸生在一個中國經驗崛起的年代,在這個崛起過程中,每隔幾年就會誕生幾檔漲幅數十倍的股票。當中國內需大爆發,未來十年,兩岸品牌企業將擔任要角。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藉著觀察周遭親友的購買行為,挖掘許多值得投資的好股票,並於1977~1990年間,寫下27倍的投資報酬率。然而,在彼得林區的投資生涯中,卻有一檔股票曾經讓他懊悔不已,這一檔股票就是GAP。
1990年的某一個夏天,彼得林區跟著女兒來到GAP專賣店,看著店裡採購的男男女女,彼得林區對這家公司的營運起了好奇心,可惜,他並沒有在後續做出具體的投資行動,最後的結局是,彼得林區眼睜睜地看著GAP股價在9年內大漲近25倍。


中國正在走美國曾走過的路

若回顧當時的美國經濟背景,彼得林區的遺憾很可能再度發生在兩岸三地許多股市投資人的身上。因為,當今中國所出現的經濟結構轉型、人民幣升值、消費人口增加等問題或現象,在90年代也曾發生在美國的身上。換句話說,從長線的觀點來看,中國正在走美國曾走過的路,以食衣住行為主的內需消費股,有些投資標的目前的股價很可能才剛進入「主升段」。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指出,高儲蓄率是內需起飛的必要條件之一,過去亞洲四小龍的台灣或韓國在經濟邁入高度成長期時,包含居民、企業及政府在內的儲蓄率都曾高達38%~40%。如今,中國的儲蓄率有近50%的水準,此一龐大的資金動能一但轉化為消費力,將相當驚人。


從滲透率低的消費產業下手

瑞銀大中華股票基金經理人及董事總經理施斌表示,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會帶來許多的投資機會,投資人只要掌握住強勁的中國內需增長趨勢,從裡面找到好的公司並長期持有,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穫。施斌建議,投資人可從滲透率仍低的消費產業(如咖啡、化妝品、運動鞋等)下手,因為這些產業在未來五年內,產值可能每年可輕易成長20%。


選擇二、三線城市產業贏家

新光投信兩岸優勢基金經理人李瑞表示,毫無疑問,中國已步入消費的黃金十年,但當下要斷言一線品牌廠商的長期策略是否走在對的方向,並不容易,因此還是要持續觀察市場的變化,看品牌廠商的行銷、產品策略是否調整得宜。就他的觀察,現階段,白酒、紅酒、體育用品、流行服飾等產業的一線廠商,長線較具投資吸引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聚集全球一流的品牌的世界大戰中,無論是中國或台灣的企業都沒有「漏氣」(台語),包括還未掛牌的兩岸咖啡、85度C、利郎(001234)、恆安國際等,都引起投資市場高度的關注。以恆安國際來說,該公司受到關注的一個重要關鍵,係因恆安在二、三線城市,營運有很大的斬獲。
兩岸咖啡董事長楊進發說,就他的觀察,中國二、三級城市居民財富增長的速度,遠比一級城市要快。這個現象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可能是突顯了主要營運利潤將來自於二、三級城市,而企業對於一級城市的經營,重點可能是在企業或品牌形象的建立。楊進發的話點出另一個投資重點,以深耕二、三線有成的企業為優先。


掌控行銷網絡品牌方能致勝

面對龐大的城市化商機,陳朝政認為,品牌廠商對於行銷網絡的掌控能力,是品牌能否經營成功很重要的一環。以他所看好的流行服飾產業來說,他就會特別留意業者的展店策略。除此之外,企業是否擁有掌握消費者喜好變化的能力,也是他所關注的重點。以他本人看好的流行服飾業來說,他就會特別留意公司是否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

多數投資人在看待中國內需市場的成長時,目光都鎖定在品牌企業,事實上,品牌企業的協力廠商、供應商,已潛藏著不錯的投資機會。陳朝政說,零組件或原料廠商只要能打進中國市場一線品牌大廠的供應鏈,未來業績成長就不用太擔心,要是能囊括所有的一線品牌客戶,就更不用擔心品牌客戶之間市占率的消長。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金雜誌》18期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通路+品牌就是王道
◎焦點話題:兩岸金流打通任督二脈
◎名家觀點:ipad來了,你要買幾台?
◎特別企劃:台股TDR吸金熱呼呼
◎老謝面對面:兩岸咖啡賺到大陸面子財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電子當家( 財金雜誌)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