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雪:太陽能僅有低基期優勢 ( 財金雜誌 文‧林麗雪)

走過豬羊變色的一年,2011年的太陽能產業,對很多新興的產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教訓,輕忽市場的實際需求及盲目的產能擴充,付出的代價卻是要花上至少2年,才能重新回到健康的營運軌道上,而對於2012年的太陽能產業發展,沒有過度樂觀的本錢,有的只是低基期的優勢!


供需失衡到下半年才有解

往前看2012年,在供需嚴重失衡及歐美經濟前景不確定的陰霾下,估算全年的裝置成長量顯得困難許多,國際太陽能研調機構Solarbuzz預估,全球太陽能發電需求預計在2012年將僅成長6%;其他相關研調機構預估,2012年太陽能總裝置量不過20GW上下,Energytrend公布的2012年太陽能展望,預估全球總裝置量將和2011年持平,僅19GW,這樣的裝置量對比仍龐大的電池產能,供需狀況要回復到良性循環的狀態,勢必有一段長時間的調整,2012年上半年若有指標性廠商淡出供應鏈,恐怕都非意外。

一般預估,一直要到2012年下半年,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才能更趨於明朗化,太陽能產品價格也才有機會趨於穩定,而要從無行無市恢復到有行有市的健康狀況,2013年恐怕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間點。


美、中、日補助政策積極

除了德國之外,義大利飽受財政問題,預估在來年的裝置量將明顯較2011年下滑,僅有3GW左右,加上其他歐洲國家在2012年的安裝成長力道預估也將不佳,整體需求仍較2011年持穩已算不錯。

所幸,美、中、日等國在2012年對太陽能補助政策偏向積極,其中,美國預計在2020年前降低現有商業建築物20%的能源消耗,2012年在千萬屋頂計畫及大型電廠建案推升下,全年需求成長將突破2GW;中國十二五規劃中的太陽能方針,也將持續推動「太陽能屋頂」和「金太陽」工程,預估全年需求量將可上看1.5GW以上;而太陽能滲透率仍不到3%的日本,產經省也同意補助費用,有機會在2012年帶動總裝置量上看1GW,政策面來看,還是站在有利的位置上。

經過第一階段的價格戰後,太陽能價格已跌無可跌,接下來面臨的就是整個供應鏈的大洗牌,將是2012年太陽能廠策略必須面臨大調整的關鍵一年,即便能存活下來,未來面臨的也是已經進入大宗商品化的市場,沒有規模經濟或技術競爭力者,都很難在低毛利率的太陽能市場中長期存活下來。


2013年再加速起飛

值得樂觀的是,太陽能產品價格大崩壞之後,對於太陽能市場能否再起?市場普遍是樂觀的,最主要的是各國政府的推動力依然存在,長期的市場成長也可期待,2012年歐洲需求雖然持平或萎縮,但非歐市場正在加速,瑞銀證券預估,至2013年,全球太陽能裝置將可上看近30GW;而2011年仍占全球需求達67%的歐洲市場,到了2014年將下滑至36%,份額由美國、中國及日本等市場取代,全球太陽能市場的需求拉動力也會跟著移轉。

由此看來,太陽能市場並不是沒有希望,只是短、中期要走得非常辛苦,對於企業來說,在嚴峻的產業結構調整下,比財務體質、也比市場掠奪力,最重要的還要比氣長,而台灣有幾家有實力的廠商,其實也很清楚易見,茂迪、中美晶是上上之選,只要產業一有復甦跡象,也會是最快由谷底爬升的公司。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2012理財年鑑》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2012全球飆股換人做
◎財金專欄:18大前後政經形勢波動
◎贏家寶典:龍年大立大破並存
◎房市春秋:商辦產品魅力無法檔
◎兩岸風雲:人民幣國際化不退燒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