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興衰 金融股還適用價值投資? ( 財金雜誌 文◎林郁芬)
3年前,花旗集團(Citigroup)還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2年多前,股價創56美元歷史新高,市值逾2,700億美元;現在,市值不到100億美元,股價3月初曾跌破心理關卡1美元。
花旗在1991年營運發生困難時,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阿瓦里德率先投入6億美元,幾經分拆後平均買入成本每股不到3美元。90年代後期花旗股價開始向上,1997到2007年均價在40美元之上,阿瓦里德靠著花旗賺進紙上富貴逾100億美元,報酬率逾16倍,更讓他贏得「中東巴菲特」的美名。
花旗在9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法令放鬆後,將商業銀行、證券、投資銀行和保險等各種金融業務結合整併,成立「金融超市」,展開近10年風光。不料過度擴大槓桿,花旗一頭栽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到去年底已連賠5季,光去年第4季,就虧掉173億美元(約6千億元台幣)。
如今,花旗集團宣布一分為二,股價早淪為雞蛋水餃股,阿瓦里德去年還信心十足的兩度加碼花旗,宣稱「有些投資我絕不會賣的」,但現在其身價大跌百億美元以上,投資眼光更大受懷疑。
花旗執行長潘迪特(Pandit)3月上旬說,花旗今年1、2月已賺錢,第1季將創2007年來最佳業績,即使花旗股價3天狂漲約6成,依舊突破不了5美元。花旗的前景仍舊坎坷,不知是否還有下個20年,再將股價從個位數拉到50美元,重新展現價值。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金雜誌》賺錢首選系列NO.10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中長線布局十大賺錢產業
◎封面故事:農業股 投資新顯學
◎封面故事:今日山寨 明日主流
◎世界面面觀:歐巴馬化身歐老師 政治人物搶救股市
◎焦點話題:企業主看景氣 春雷乍響
◎房市精華:三類型購屋者 進場搶好房
◎老謝看世界:股價總是領先透露不尋常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