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攤販數降至23.3萬創新低 平均年營收169萬元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9日電 (2024-05-29 17:29:45)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最新攤販調查顯示,受到疫情衝擊、外送平台興起等3大因素影響,112年攤販數、從業人數、營收均下跌逾2成,其中攤販數23.3萬攤,更創統計以來最低水準;營業類別觀察,以生鮮肉類平均每攤營業收入新台幣378.9萬元、利潤82.3萬元,居各類別之冠。

主計總處自民國77年起,每5年辦理一次「攤販經營概況調查」,以了解攤販經營現況,並結合工業及服務業普查統計,完整呈現工商產業發展全貌。調查所指的攤販,包含菜市場、夜市、地攤、推車及貨車等半固定性攤販及流動攤販。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112年6月底攤販共計23.3萬攤,較上次調查、107年8月底,大減23.95%,從業人數35.7萬人,也減少24.88%,111年7月至112年6月的營業收入3954億元,更是暴跌26.71%。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自民國77年以來,共計進行8次攤販調查,原本攤販數持續上升,但到了107年,隨著台灣民眾消費習慣改變、銷售通路多元化,當年攤販數首次呈現負成長,112年則因疫情衝擊內需,來台旅客人數急凍,同時疫情催化網購、外送平台發展,3大因素導致攤販數不只續呈負成長,23.3萬攤更創下統計以來新低,比77年的23.4萬攤還要少。

不過主計總處官員強調,攤販家數創新低,不宜單純以經濟環境不好解讀,因為觀察去年以來相關經濟數據,餐飲、零售營業額都還有創高,顯見內需動能穩健。

另一方面,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早期民眾習慣夜市、路邊吃小吃,現在選擇性非常多,美食街、餐廳琳瑯滿目,疫情又催化消費習慣改變,民眾甚至可以外送餐廳食物到家裡享用,這些都可能對攤商營運產生排擠效果。

主計總處統計,112年6月底攤販計23.3萬攤,以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12.5萬攤最多,占53.61%,生鮮食品(肉類、蔬菜及水果)類5.6萬攤,成衣、被服、紡織品及鞋類2.3萬攤。和前次調查相比,小吃、食品及飲料類5年來減3.9萬攤最多。

112年6月底攤販從業人數35.7萬人,按營業類別觀察,以小吃、食品及飲料類從業人數20萬人或占55.86%最多,生鮮食品類8.9萬人或占24.88%,成衣、被服、紡織品及鞋類3.1萬人或占8.58%。

營收方面,111年7月至112年6月攤販營業收入3954億元,平均每攤營業收入169.4萬元,5年間減3.64%,利潤為53.3萬元,也減少7.30%。

各營業類別中,以生鮮肉類平均每攤營業收入378.9萬元、利潤82.3萬元,居各類別之冠;服務類平均每攤營業收入僅約74.4萬元,但創造利潤達27.8萬元。主計總處說明,服務類包含各式遊戲、街頭藝人、修理服務(如皮鞋)及算命等。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