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三分天下!台灣大今年前 5 月營業利益破 50 億 總經理林之晨:未來是「兩大一中」 (2024-06-18 18:19:34)


電信業是重資本的產業,台灣之星從 4G 開台以來虧損不斷,尋求合併止血。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於 2023 年 12 月正式合併後,不僅沒被原台灣之星的營業虧損拖累,反而逆勢成長,從 2024 年 1 月至 5 月的電信營業利益突破 50 億元,繳出亮眼的成績單,5 大財務指標為業界第一。



台灣大哥大以「科技電信航母升級 獲利飛輪光速前進 」為主題舉辦媒體餐敘。(台灣大哥大提供)

4 步驟推動飛輪旋轉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觀察台灣電信業格局,昨天是一大兩中,今天是三分天下。但到了明天,恐怕是兩大一中,兩家兩千億營收規模、與一家不到千億規模;看電信業的後天,轉型進度上,在科技事業年營收方面,台灣大哥大已大幅領先同業。台灣大哥大在 2024 至 2025 年將加速實現合併綜效,並持續推動創新與整合,確保持續領先。

林之晨也指出,台灣大以用戶為核心,將透過四大步驟,加速獲利飛輪光速運轉。包含優化網路服務、擴大科技電信事業發展;深耕千萬用戶,整合 Telco+Tech,推出多元獨門方案;提升用戶 ARPU 及降低用戶流失率;實現整併與財務效益,自由現金流持續增長。

(延伸閱讀:HTC U24 pro 新登場!預購贈早鳥禮 顏色、規格一次看

看電信業的明天。(邱家琳攝)

電信營業利益成長近 6 成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受惠於網路整併進度超前,加上規模經濟效益顯現,使獲利成長動能強勁。台灣大哥大今年 1 至 5 月的電信營業利益超過 50 億元,但去年同期台灣大哥大電信營業利益44億元、台灣之星虧損 12 億,合併應為獲利 32 億,換言之,今年 1 至 5 月電信營業利益成長近 6 成。

張家麒也強調,綜合計算,擬致性電信營業利益增加了近 60%,展現出台灣大哥大在併購台灣之星後的積極成效,帶動各項財務指標領先業界。待今年年底網路整併完成,綜效將全面反映在獲利表現上,預計 2025 年獲利將加速成長,持續發揮集團優勢與合併綜效,使自由現金流量持續增長,放大股東價值。

(延伸閱讀:【實機顏色】GooglePixel 8a售價、五大特色一次看!預購送 3800 元抵用金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邱家琳攝)

基地台整併進度超前 4 個月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兼法規長揭朝華表示,今年 11 月底前,預計完成 9300 座基地台整合作業。由於進度大幅超前 4 個月,已完成 252 個行政區的基地台整併,也因進度超越原先規劃,2025 年因此提前實現整併效益之最大化。

針對整併策略,揭朝華也提到,將以四大目標,提供雙網用戶無差異化的的整合網路。在速率提升上,5G 基地台升級 100MHz,打造業界最大 5G 黃金頻段(3.5GHz);涵蓋增加,台灣大哥大也提升 30% 網路涵蓋,原台灣之星用戶 4G、5G 速率分別提升近 30% 及 70%;關閉一套3G基地台,節能減碳,省下 7400 萬度用電;成本降低,基站整合,節省基地台租金。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兼法規長揭朝華。(邱家琳攝)

退租率已回復合併案前水準

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表示,透過 「King of Mobile 計畫」、「OP 響樂生活」、「好速成双」、「mo 幣多」4 大獨門策略,提供台灣大哥大在合併台灣之星之後近千萬用戶更多元選擇。至今退租率已回復合併案前水準,帶動 2024 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年增達 27%,拉高 ARPU 的同時,使退租率維持低檔,長期來看營運績效健康可期。

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共組5G台灣隊,引領電信產業邁向價值競爭新局,合併後半年展現強勁獲利動能及現金流量產生能力。展望未來,台灣大哥大在千萬用戶基礎上,建立更大平台,在這平台上,發展「Telco+Tech」業務,持續挹注公司未來 5 至 10 年間的成長動能,擴大區域級科技電信集團規模,締造新高峰,為股東、員工、社會大眾創造最大價值。

(延伸閱讀:台灣大哥大「臺北文創旗艦門市」改裝開幕!「星際大戰主題展區」限時展出 申辦指定方案 Disney+ 兩年免費看

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邱家琳攝)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