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清大開講 朱棣文:核能更乾淨安全李琦瑋 (2024-12-18 09:42:07)




國立清華大學17日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對師生發表演講,並與校長高為元對談。他以鐵達尼快要撞上冰山為喻,表示要從燃煤燃氣轉往淨零碳排還需要時間,但「但我們已沒有時間可浪費,需集眾人之力,儘速掉轉船頭」,並認為核能更乾淨及安全,還能推動經濟發展及維持競爭力。國立清華大學17日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對師生發表演講,並與校長高為元對談。他以鐵達尼快要撞上冰山為喻,表示要從燃煤燃氣轉往淨零碳排還需要時間,但「但我們已沒有時間可浪費,需集眾人之力,儘速掉轉船頭」,並認為核能更乾淨及安全,還能推動經濟發展及維持競爭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55798"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右)與清大校長高為元對談。(圖/清大提供)[/caption]


朱棣文是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家,1997年因研發出雷射冷卻與光學捕捉原子技術榮膺諾貝爾桂冠,成為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之後,第4位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華人。他在總統歐巴馬任內,擔任美國能源部長,是首位擔任能源部長的華裔美國人,任職期間,積極推動美國朝再生能源轉型,重視綠能和核能安全發展。


延伸閱讀:能源轉型時代 核能是低成本合成燃料的關鍵嗎?


清大指出,朱棣文現為史丹佛大學William R. Kenan Jr. 物理學講座教授、分子與細胞生理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教授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也是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近年專注研究生物物理學、醫學影像及奈米粒子合成與電池技術,並經常發表以淨零碳排為主題的演講,持續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另外,朱棣文在美國出生,雙親均為清大校友,與清大頗具淵源,此次應清大台北政經學院之邀訪台,17日以「實現淨零排放之機遇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共約3百位師生、學者及民眾報名聽講。


朱棣文首先介紹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碳捕捉、碳封存及電池技術。他一向主張核能安全,演講中也特別展示數據,顯示燃煤造成的死亡人數千倍於核能,核能甚至比風力、水力發電都安全。


在被問到對核能政策的看法時,朱棣文明確指出,一邊是石化燃料造成的空汙及暖化問題,天然氣的費用也十分昂貴;另一邊則是更乾淨及安全的核能,並能推動經濟發展及維持競爭力,「我相信,答案已經在那裡了!」


美國加州原來計畫明年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最後確定至少延役5年。朱棣文說,他曾向州長紐森表達,目前要做的是提升核電廠的安全性,而不是關閉它。


談到核能議題,朱棣文也主張政策應透明、公開、與公眾對話。他表示,即使在他任教的史丹佛大學,也常有反核與擁核的辯論,並笑說,與公眾對話時,「別只是問你贊成或反對什麼,而要討論你有哪些選擇?」作為一位學者,他強調,好的政策絕對需要專家研究的支持。


清大校長高為元向朱棣文介紹,清華大學有台灣唯一的核工系所,及唯一的研究用原子爐,近年並轉為核子醫療用途;能源議題不僅需要研究來突破,也涉及地緣政治及碳交易等,清大將善盡責任,朝淨零碳排之路邁進。


清大台北政經學院教授陳添枝表示,迎向全球淨零碳排的重要挑戰,清大最近成立了永續學院,台北政經學院也即將開設永續學程,「朱棣文為我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


清大環文所碩一生林知柔說,這場演講讓她進一步認識到淨零並非是只有科技業、大企業政府才需要解決,而是攸關全民的議題;台灣的淨零尚在起步階段,也許能夠從教育著手,跨領域整合環保和永續的概念。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清大開講 朱棣文:核能更乾淨安全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4268.48 -1,762.21 -1.66%
以太幣ETH 3868.26 -119.07 -2.99%
瑞波幣XRP 2.48 -0.01 -0.35%
比特幣現金BCH 522.01 -15.90 -2.96%
萊特幣LTC 116.27 -1.88 -1.59%
卡達幣ADA 1.05 -0.03 -2.67%
波場幣TRX 0.274923 -0.02 -7.34%
恆星幣XLM 0.428270 0.01 2.1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