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為何捨棄SMS簡訊驗證碼 改用QR Code背後原因是?李佩璇 (2025-02-24 11:01:35)




Google近期宣布Gmail將逐步淘汰SMS驗證碼,改採更安全的QR Code身份驗證。詐騙集團利用「流量灌水」手法大量註冊Gmail帳號,發送垃圾郵件或進行其他惡意行為,使SMS驗證碼的可信度大幅下降。為提升用戶安全,Google決定全面改用更穩定且防詐騙的驗證方式。編譯/Cynthia


Google近期宣布Gmail將逐步淘汰SMS驗證碼,改採更安全的QR Code身份驗證。這項變革的主要原因是SMS驗證碼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容易成為駭客攻擊與詐騙集團的工具。常見風險包括釣魚攻擊(Phishing)和SIM卡交換攻擊(SIM Swapping),駭客可透過社交工程手法竊取驗證碼,進而盜取帳戶。此外,SMS驗證依賴電信業者,一旦業者資安管理不當,驗證碼可能遭竄改或攔截,更嚴重的是,詐騙集團利用「流量灌水」手法大量註冊Gmail帳號,發送垃圾郵件或進行其他惡意行為,使SMS驗證碼的可信度大幅下降。為提升用戶安全,Google決定全面改用更穩定且防詐騙的驗證方式。


[caption id="attachment_165418"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對Gmail用戶而言,改用QR Code取代SMS驗證碼,將大幅提升帳戶安全性。(示意圖/123RF)[/caption]


Gmail將改用QR Code


Google表示,未來Gmail用戶在進行身份驗證時,將不再收到六位數SMS驗證碼,而是改以QR Code掃描驗證。用戶只需用手機相機掃描QR Code,即可完成二步驟驗證。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杜絕釣魚攻擊,駭客無法透過社交工程輕易竊取驗證碼。此外,QR Code驗證不再依賴電信業者,能有效防範SIM卡交換攻擊,提升帳戶安全性。Google也強調,這項驗證方式將與Google Passkeys及其他多重驗證機制整合,提供更靈活、安全的身份驗證方式。此措施不僅降低SMS驗證碼的濫用風險,也讓Gmail用戶的驗證流程更加簡單與安全。


更多新聞:Google Chrome瀏覽器隱私升級?「數位指紋追蹤」悄悄回歸


Gmail將有更安全驗證方式


對Gmail用戶而言,改用QR Code取代SMS驗證碼,將大幅提升帳戶安全性。這項技術能有效降低帳戶被駭風險,用戶不必擔心驗證碼遭攔截或被詐騙集團利用。未來Gmail用戶不再需要綁定手機號碼進行驗證,能避免因號碼外洩而產生的個資風險。Google也可能將QR Code驗證擴大至Google Drive、Google Photos等服務,讓整體Google帳戶安全性再提升。雖然部分用戶可能需要時間適應這項變革,但長期來看,這將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驗證方式,讓Gmail用戶能更安心地使用Google服務。


何時正式推行QR Code驗證?


目前Google尚未公布確切的實施日期,但根據Google發言人Ross Richendrfer表示,這項變革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推行。Google可能會先針對部分用戶進行測試,確保QR Code驗證機制運作順利,並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細節。Google也透露,未來可能會釋出更多安全性相關的更新,進一步強化Gmail及Google帳戶的防護機制。對Gmail用戶來說,這項改變將有效降低網路詐騙與帳戶盜用的風險,但由於Google尚未公布具體時間表,建議用戶持續關注官方公告,以掌握最新的安全升級資訊。



資料來源:Forbe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Gmail為何捨棄SMS簡訊驗證碼 改用QR Code背後原因是?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1707.26 -889.72 -1.08%
以太幣ETH 1805.68 -21.63 -1.18%
瑞波幣XRP 2.09 -0.05 -2.34%
比特幣現金BCH 299.40 -3.71 -1.22%
萊特幣LTC 85.19 -0.26 -0.30%
卡達幣ADA 0.652886 -0.02 -3.12%
波場幣TRX 0.232745 0.00 0.35%
恆星幣XLM 0.264361 0.00 -1.1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