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二次金融風暴即將誕生? ( 財金雜誌 文/關德安)

亞洲國家再度面臨通貨膨脹飆高、貨幣貶值、股市重挫和外資撤離跡象,越南更被視為可能引爆第二次的金融風暴。

越南自一九八七年改革開放以來,可說是金磚四國外堀起的另一新星,成為全球投資者的寵兒,二○○一至二○○七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均增長率達七.七%,而二○○五至二○○七年間平均值更上升至八%以上,就全球各國經濟成長率而言,排名僅次於中國,各知名投資銀行和債信評等機構對越南前景一致持樂觀看法。

但好景不常,由於越南高估其經濟成長潛力,令貨幣政策出現誤差、加上歐美陷入次貸危機和原油、穀物和基本金屬價格飆升,導致該國在物價飛漲之際,貿易赤字同步大增,復因該國過快開放資本帳戶,終於令國際熱錢找到可趁之機,越南經濟陷入危局。


亞洲瀕臨金融風暴危機

越南目前的處境與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前泰國頗有類似之處,兩個國家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工等條件,他們為了吸引各國商人前來投資,除頒布許多相關法案來優惠外商和維持利率在偏低水準外,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加上兩個國家經濟在後期均轉趨疲弱、且其外匯儲備不足以支應外債,因此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而十年前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的國家,目前均密切監控越南金融情勢的發展,以防悲劇重演。
其實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和這次越南面臨的危機過程均沿相同的軌跡演進,說穿了就是對沖(避險)基金等投機熱錢坑殺新興國家的一種手法,它們利用新興國家政府和央行缺乏經驗,容易錯估情勢而從中獲利。


對沖基金重創越南股市

故事從越南等新興國家為擺脫貧窮,而創造許多優惠外商的法令和環境開始,外國直接投資(FDI)隨後大量湧入,政府舉債進行基建,出口量大增,資本帳仍出現盈餘,經濟日益繁榮,債信評等機構和投資銀行因而鼓吹貨幣升值和放寬匯率浮動區間(泰銖和越南盾均與美元掛鉤、兩國均採取聯繫匯率制度)。
接著熱錢即有如洪水般蜂湧而入,加上信貸不斷擴張,引發令舉世讚嘆和稱羡的資產泡沫-以越南股市為例,在二○○六年即暴漲一四五%。二○○七年上半年再大漲近四成。

接著國內經濟出現過熱,通膨快速升溫,加上悉逢國外經濟衰退,導致國內出口大減,而進口仍維持快速成長,貿易順差大減或甚至出現貿易逆差情況,此時投機熱錢早已賺得盆滿缽滿,準備開始撤退。加上對沖基金以利差交易進場大舉放空當地貨幣和股價指數期貨,同時評等機構和投資銀行以上述理由調降當地債信和投資評等,匯率遭到排山倒海的攻擊,中央銀行耗盡外匯儲備亦無法守住匯價,後來只得放棄聯繫匯率,任由國內貨幣大貶,與此同時為對抗失控的通膨和支撐匯價,不得不進行大幅升息,股市因而出現崩挫,而對沖基金和投機熱錢將可從中雙向獲利。


政策錯誤金融危機擴大

越南央行高估其潛在增長率之際,為扶植和壯大新興的國營和民間企業而不願調高指標利率,以降低它們的低息貸款規模,加上政府亦未通過加稅等財政措施來壓抑總需求,若就一九七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發明的IS-LM分析法來推演,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一併失誤的情況下,通膨快速升溫一點均不會令人感到意外,而越南面對的另一後果是財政赤字同時擴大。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金雜誌》賺錢首選系列No.6
或上http://www.wealth.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兩岸天空商機上看千億元
◎封面故事:台商回流就等法令鬆綁
◎封面故事:陸客商機足夠旅行社做兩代
◎封面故事:迎陸客 百貨流通業各出奇招
◎老謝看世界:高油價是全球經濟的浩劫
◎人物專訪:胡志強-市長如店長
◎品牌故事:百萬創業 三年後營業額滾至上億
◎特別企劃:賣股票,轉進農產品!
◎特別企劃:別對強勢美元寄望太高
◎特別企劃:台股新主流-金融、農金、資產
◎財金房市:陳菊-高雄將成為全球運轉中心
◎基金錢線:「歐非中東」一枝獨秀
◎財金國際:亞洲二次金融風暴即將誕生?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金融大行情來了( 財金雜誌)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