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工作熱度不再 人數連續8年遞減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8日電 (2024-05-18 09:04:16)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赴中國(含港澳)工作人數連續8年遞減,2014至2021年期間連年下滑;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影響,赴中工作人數占赴海外工作總人數僅剩37.5%。

主計總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民眾赴中國工作人數連續8年減少,2013年達43萬人,2014年起減為42.7萬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爆發前一年、2019年為39.5萬人。

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2021年、2022年赴中工作人數相較之前驟減。主計總處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這年赴中工作人數為17.7萬人,相較10年前、2012年(43萬人)驟減25.3萬人。

觀察赴中工作人數於赴海外工作總人數占比,有統計資料以來,2009至2013年期間,赴中工作人數占比年年突破6成,2011年一度高達62.2%。2014年起逐漸下降,疫情大爆發前一年、2019年為53.4%;疫情期間、2022年僅剩37.5%。

前往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則呈成長趨勢,2013年達10.9萬人,有統計資料以來,第一次突破10萬人;2014年增加為11.3萬人。赴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在2019年達12萬人,較10年前、2009年增加4.3萬人。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對中央社剖析,民眾赴海外就業大多是跟著台商腳步走,台商的海外布局改變,中國不再是台商投資第一優先考慮地方,台商轉赴其他地方設廠,台籍幹部當然也是跟著轉赴他地。

辛炳隆指出,中國外資政策在改變,在中國的經商成本也愈來愈高,美中貿易戰、美中科技戰加速台商改變布局,加上新南向政策拉動,海外就業情勢也有了明顯變化,可以看到赴中工作人數遞減、赴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漸增趨勢。

辛炳隆提到,除了台籍幹部跟著台商赴中國工作外,另一部分前往中國工作的台灣群體為年輕人。有的台灣年輕人在中國就學畢業後,直接留在當地就業;有的則是自行選擇前往。

「中國對於台灣年輕人就業吸引力確實在下滑」,辛炳隆說,一方面為台灣年輕人在對岸職場現已沒有特別優勢,二方面為中國經濟環境現況不是很好,三方面為台灣年輕人對於極權政治環境較難接受,沒有辦法「賺錢歸賺錢」。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對中央社指出,台商採取China Plus One策略,回應供應鏈上游要求,減少在中國的投資,這些新廠多是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設置。

陳松興表示,新廠設址東南亞國家,減少在中國的產能,相對地對於駐點中國的工作人員需求也降低,台籍幹部、台籍勞工前往中國工作誘因不再,於是呈現出赴中國、赴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消長趨勢。

一名要求匿名受訪的38歲民眾表示,COVID-19疫情間拿到一個在香港的工作,考慮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當地生活氛圍改變,於是放棄了這個機會。香港薪資較台灣薪資多2至3倍,不過「時時不自由」恐懼感讓人壓抑,不後悔取消赴港工作決定。

這名民眾說,其現所任職公司主管為香港籍人士,舉家搬遷到台灣生活、工作,很大原因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不願意孩子接觸中共引領下的「愛國教育」;另也有些香港籍友人欲離開香港,有的已經轉赴英國、加拿大展開新生活。

一名畢業於政治大學轉赴上海工作的民眾受訪指出,畢業後先在台灣工作了一陣子,考慮中國市場大、職缺多,於是選擇落腳上海。上海薪資優於在台灣的薪資,不過物價成本、工作壓力也高了不少;對於兩岸局勢感到緊張,希望和平穩定。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