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凶!深坑大火將成台灣城市治理分水嶺住展房屋網 (2024-05-24 09:20:00)




深坑電子廠倉儲火警,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文/主筆室



這一百年多年來,全球人口進入城市化高峰,各大城市聳立的創新進步大旗,隨風飄揚,時刻吸引著無數百姓進入其中,尋找各自的夢想與機會。但,凡事都有兩面,包括犯罪頻傳、基礎建設不足等負面因子,也如同新冠變種病毒的瘟疫一般,讓城市成為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




台灣很幸運,不只沒有經歷新冠疫情「封城」的窘境,在疫情期間更繳出高科技產業加速繁榮的亮眼成績,讓眾多科技廠區成為各大人口密集都會區重要的經濟動能來源;然而,背後也衍生出不少城市治理相關問題。




在2024年2月20日發生的深坑科技廠房大火事件,就讓這個影響都會區發展極深遠的問題正式浮上檯面。



深坑冒火 雙北都會區狂拉警報



這場大火起火點是儲存電子通訊產品與電器用品的深坑工業區廠房倉庫,現場存放不少鋰電池,讓消防人員的滅火難度遽增,悶燒火勢直到第2天上午都還沒完全消除。




火災後續製造的空污問題更遠遠超出深坑工業區範圍,由於這座工業區周邊是一般住宅與店舖,隔著主幹道對面還有東南科大,伴隨火災產生的化學煙霧立刻讓區域民眾與科大師生們的生活拉警報,隨著風向飄散與擴大後,雙北都會區大面積空氣品質出現污染狀況,造成許多民眾呼吸不適與出現更多危及健康的問題。




媒體披露第一時間前往火場關切的新北市議員連續幾天發生頭暈與呼吸不適狀況,連知名作家吳淡如都透過臉書發文表示即使開了空氣清淨機,也難以抵擋手上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喉嚨也有發炎狀況,讓她感嘆「乾淨的空氣才是人活著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煩惱相對之下都不算什麼。」



重來一次 如何選擇



對單一科技廠區來說,火災是偶然的;但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各種火災是必然的,差異在發生頻率多寡而已。




如果能夠重來一次,這些受到火災煙霧波及的民眾,還會接受都會區科技廠周邊的房屋,被迫在火災時呼吸有毒氣體嗎?相信沒人敢賭上自己與家人的健康,能離開多遠就跑多遠。




問題是全台人口密集區內的眾多科技廠房、廠辦大樓、科技園區,已在都會區內「合法」落腳生根,而周邊的民眾,與緊急救災時的消防隊員們,到底知不知道這些位在人口密集區的廠房內合法存放了哪些種類,以及多少數量的化學品?一旦遭遇火災或泡水,對人體又會產生什麼樣有害甚至致命的變化?
參考美日等國面對類似狀況的作法,在這場刺激雙北眾多民眾的都會區內廠房大火過後,官方實在有義務提早揭露這些風險,並提供緊急時民眾該如何應對避難的指南。



科技與經濟光環下 輕忽治理代價極高



回顧近代城市史,從海外到國內,舉凡倫敦霧霾、貝港巨爆,乃至高雄氣爆,一宗又一宗驚人災害事件傳出,人們真的吸取足夠教訓了嗎?就在2023年9月22日,屏東科技產業園區發生明揚工廠大火,造成包括4名消防員與6名員工死亡,還有上百人受傷。




在明揚火災案後,地方政府指出明揚廠區儲存的有機過氧化物,高達管制量的30倍以上,直接違反「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儲存處理場所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也沒有提供廠區內各種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位置圖,以及必要的搶救資訊,這部分違反了「消防法」規定;而廠方也未指派專人到現場協助救災,同樣違反「消防法」規定。




這個火災案例暴露出的問題堪稱經典,也是民眾們有權利與最應該知道的訊息,包括自家周邊一定範圍內的科技大廠,在美輪美奐廠區裡,到底存放哪些會涉及公共危險的物品,及各類應該被揭露的高壓、易燃、甚至有毒物品;在發生災害時,周邊民眾又該如何正確應對避難,也應提早進行揭露,確保居民們能獲得充分訊息,才能在城市裡與這些科技大樓或廠房一起共存下去。



產業領先全球 對市民揭露訊息卻嚴重不足



無奈,從深坑大火引發台北市府環保局長請辭情況來看,各界仍視為單一事件,官員下台了事即可平息民怨,實際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沒有體認到一個重大趨勢,就是台灣科技產業與人口稠密都會區已經形成共生體,這些合法廠房與廠辦周邊往往就是住宅區、商場、學校,包括官員與人民高度重視這些科技業帶來的就業消費與城市經濟貢獻,卻極為輕視本質上仍然是製造廠房的科技園區存在各種需要監控的風險。




本刊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僅需高度重視此一不合理狀態,台灣在城市與科技共存的治理上更必須走在全世界最前面,因為台灣都會區的科技業在城市發展上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影響城市發展的程度堪稱世界第一,該有的監管卻沒跟上,隱藏極大凶險。




一場深坑廠房大火讓許多雙北居民感到非常不舒服,這是一個重要警訊,前述明揚廠區大火,如果不幸發生在雙北都會區,或發生在新竹人口密集區竹科廠區,或已成科技走廊的台中大肚山眾多產業園區,對周邊都會區密集人口的衝擊,恐怕會是人民難以想像的惡夢!




再次呼籲產官學各界人士,想要讓台灣民眾與科技業共榮,城市管理者就必須針對都會區內科技產業在成長過程中,盡速提出對應的監控與治理措施,用以保護城市居民安全,如此台灣的城市、乃至領先全球的科技產業才能繼續理直氣壯地成長茁壯。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避凶!深坑大火將成台灣城市治理分水嶺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