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製造業PMI緊縮 學者:需求減弱影響生產中央社台北31日電 (2024-05-31 17:31:30)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再次落到榮枯線以下。學者分析,主因為假期因素及地緣政治衝突導致需求減弱,需求不足連帶影響預期減弱,使生產投資活動逐漸減少。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至49.5,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再次落到榮枯線以下。

PMI以50作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低於50代表景氣緊縮。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5月的PMI景氣水平回落,主要受到五一假期影響,部分市場需求於假期前集中釋放,導致前期的基數較高。另外,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影響國際供應鏈及外貿,導致中國國內外的市場需求都呈減弱趨勢。

從分項指數變化觀察,5月份PMI指數中需求類指數均出現回落,新訂單指數重回榮枯線以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超過60%。受需求不足問題影響,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等均有下降,市場引導的需求收縮、經濟活動收縮趨勢明顯。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5月份PMI指數重回榮枯線之下,雖然五一小長假是部分原因,但也顯示出經濟回升動能仍不足,需求不足所導致的預期減弱,生產投資活動逐漸下降的趨勢值得關注。

不過,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專家文韜認為,5月份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組合拳的帶動下,企業生產意願持續上升,生產指數為50.8%,雖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但仍在擴張區間,顯示製造業生產增長趨勢放緩,但仍保持成長。

張立群表示,增強政府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特別是加大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及重點領域安全能力)項目建設規模,以及透過政府對公共產品投資的增長,都有助於企業信心提升、生產投資活動回暖,帶動就業和居民消費回升。

另外,分企業類型來看,5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0.7%,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且生產指數接近53%,新訂單指數接近52%,顯示大型企業供需增加趨勢對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有較好的支撐作用。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得注意到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間的差值在5月份達到6.5個百分點,這項差值在過去四個月份持續擴大,說明購銷價格「剪刀差」壓力不容忽視,需有效解決在需求減弱的狀況下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侵蝕等困難。

關於中國PMI之後的趨勢,中國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短期內製造業PMI不會有很大改善。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夏季高溫多雨的天氣將不利工業生產。另一方面,內需不足尤其是房地產市場調整對工業生產的影響仍會持續。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